中新網銀川10月28日電 (李佩珊 裴媛)記者28日從寧夏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寧夏城鎮累計新增就業40.8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16.5萬人次,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150.9萬人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和困難畢業生幫扶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5%左右,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新聞發布會現場。 裴媛 攝據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金萬宏介紹,寧夏近年來持續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推動財政、投資、消費、產業等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推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穩就業20條、促進就業創業33條、優化措施穩就業18條、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20條、新時代高技能人才18條等組合政策,階段性社保“降緩返補”為參保企業和個人減繳社保費388.4億元,發放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一次性留工補助等資金15.5億元,穩定229.6萬個職工就業崗位。
為兜住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寧夏實施分類幫扶、精準施策,并始終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穩定政策性崗位規模,拓展市場化就業渠道。為此,寧夏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三支一扶”(支農、支教、支醫、幫扶鄉村振興)、基層“四個項目”(學前教師、城鄉社區、司法協理、鄉村醫生),全面提速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進度,年均開發企業崗位2萬個以上,創新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生活補貼,助力畢業生市場化就業、多渠道就業。
同時,寧夏實施穩內拓外專項行動,加強有組織、定向化、技術型勞務輸轉,牽頭組建沿黃九省區勞務協作聯盟,與20多個省份開展勞務協作,建成駐外勞務工作站97個,農村勞動力區外轉移就業69.32萬人次。
在實施勞務品牌促就業行動方面,寧夏培育發展賀蘭山東麓葡萄種釀工、吳忠廚師、中寧枸杞技工、西吉繡女等特色勞務品牌36個,從業人員27.7萬人,帶動就業54.4萬人。
此外,寧夏還健全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制度,持續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行動,實施“1131”精準幫扶(面向就業困難人員,針對性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和1次技能培訓或跟蹤服務),累計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29.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99萬人。寧夏人社系統還開發購買公益性崗位5.05萬個,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聚焦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寧夏著力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寧夏不斷推進“寧好就業”平臺建設,創新“e站直達”智慧服務,建立崗位動態歸集發布機制,6.6萬崗位信息、7類就業創業幫扶政策和全自治區就業服務機構信息實現“指尖”可達。2021年以來,寧夏累計舉辦線下線上招聘會4912場,累計提供崗位信息201.2萬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