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金可)長途客運站旅客日發送量達到上一年度旅客日均發送量150%及以上的高峰期,將采取限流措施。日前,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北京市道路運輸協會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標準《省際道路客運場站經營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在市質監局網站上對外公示。
規范指出,客運場站內旅客日發送量達到上一年度旅客日均發送量150%及以上的時間段為客流高峰期??土鞲叻鍟r段,應在場內臨時設置旅客引導流線、應急隔離設施和安全緩沖空間;應阻止無關車輛在場內穿行,暫停社會車輛停泊服務;必要時可以在場內臨時設置或在場外臨時征用售票檢票、候車登車區域。
同時,候車區內外應采取必要的安全限流措施,增派安全疏導人員,組織流動巡視或分片值守,預留安全應急疏散通道,隨時防控擁擠、踩踏、火情、爆炸等突發事故和恐怖事態。
此前,本市多家長途客運站在乘客退改簽車票收費的問題上有不同政策。此次,在售票服務方面,該規范也給出了統一規定。旅客距發車時間2小時前辦理退票的,按票面金額10%計收其退票費,退票費不足0.5元的按0.5元計收;旅客距發車時間2小時以內辦理退票的,按票面金額20%計收退票費,退票費不足1元的按1元計收。發車之后,不再受理退票。
成人旅客隨帶1名身高不足120厘米兒童乘車的,隨帶兒童準予免票;隨帶兒童超過1名的,超過的人數每人應購1張半票。身高120至150厘米的兒童乘客,準予購半票。對準予免票或準購半票的兒童,應保證其有固定的乘車席位。
按照相關標準,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日均客流量在5千至1萬人的場站為一級、二級場站。規范指出,一級、二級客運場站應開設站前廣場。三級及以下客運場站可根據具體環境條件開辟站前場地。站前廣場應優先滿足進站旅客匯集、通行等公共需求。在滿足旅客公共需求基礎上,方可利用空余面積設置社會車輛停車泊位或其它附屬設施。
一級、二級客運場站總臺員工應具備英語常用服務語會話能力,或在崗服務員工中至少1人具備英語會話能力;一級客運場站在崗服務員工中至少1人具備手語會話能力。
規范還指出,客運場站應對進站車輛、駕駛員及各類證件進行實際驗證,并錄入管理系統形成備存電子文檔,實行一人一檔、一車一檔戶籍化管理。
相關新聞
地鐵客流再漲一成 45%乘客扎堆兒早晚高峰
本報訊(記者 劉冕)今年上半年,北京地鐵客流同比又上漲一成。北京地鐵公司發布的所轄14條線路運營數據顯示,上半年客運量達到13.96億人次。高峰時段客流集中,早、晚高峰4小時客運量占全日客運量的45%。
上半年,地鐵客流持續增長,14條線工作日日均客運量849萬人次,最高日出現在4月30日,達到989萬人次。高峰時段客流集中,大約45%的客流都扎堆兒在早、晚高峰這4個小時內乘坐地鐵。接駁北京西站的9號線因客流集中倍感壓力。為了緩解攜帶大件行李乘客擁擠、軍事博物館站實現換乘后客流激增的現狀,這條線路平日早高峰發車間隔縮小至3分29秒,運力提高14.8%;晚高峰發車間隔縮小至3分20秒,運力提高20%。
不止這一條線路,每座地鐵站都完善了疏散方案,定期對客流進行評估,動態調整限流車站和限流時間。各車站尤其加強重點時段在換乘通道、扶梯、站臺等關鍵位置增強值守和疏導力量。一些車站還向乘客發放“應急導行卡”,以便在列車延誤時為乘客提供更多線路選擇,減少等候時間。
還有一些線路做好了再次縮短發車間隔的準備。5號線增購的22組車輛已全部到貨;1號線信號系統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室內外設備安裝,11組列車配套改造工作也已完成;13號線、八通線加裝屏蔽門工程已完成安裝和調試試驗,在晚間低峰投入手動開關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