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個新職業折射經濟運行兩重“新”意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了第七批新職業,包括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養老服務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等17個新職業,睡眠健康管理師、旅拍定制師、服務犬馴養師等42個新工種,同時,第7批新職業中還調整變更了9個職業、工種信息。
2019年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累計發布了110個新職業。筆者認為,這些新職業、新工種的不斷涌現,讓“職業”二字擁有了更多可能,在吸引諸多勞動者加入的同時,也折射出經濟運行的兩重“新”意。
一重“新”意是,新質生產力繼續加快培育和成長,新技術快速發展、新興產業茁壯成長。
近年來各地均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和技術創新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數據顯示,我國當前研發(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經超過歐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水平。今年前5個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申請量接近500萬件,增長12.8%。諸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也快速發展,相關新職業、新工種的密集出現,正是順應新技術發展趨勢的真實寫照。
比如,此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S”職業下增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工種,在“動畫制作員”職業下增設“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工種,就體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勢頭,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并持續深入,上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工種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動畫制作市場注入人力資源新動能的體現。
同時,新興產業也在茁壯成長。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接近10%,創新成果和產業融合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此次上新的“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職業,主要從事無人機群飛行路線規劃、飛行計劃與飛行任務制訂、飛行現場管理等,充分體現了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帶來的人才需求。
另一重“新”意是,新消費方面,個性化、多元化消費方興未艾。與傳統消費相比,新消費在消費內容、消費場景、消費理念等方面都出現結構性的變化,是當前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并逐步形成健康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等諸多新興領域。
比如,此次上新的職業“室內環境治理員”“裝修管家”,在“商業攝影師”職業下增設“旅拍定制師”工種,在“健康管理師”職業下增設“睡眠健康管理師”工種等,集中于現代服務業領域并與民生需求息息相關,反映了人們對提升生活品質的追求,正是新消費趨勢的體現。
此次發布的新職業和新工種如同一面鏡子,充分反映了經濟運行中新質生產力不斷加快發展、新消費帶動新需求的發展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