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重陽節養老金融主題宣傳
來源:中國農業銀行
發展養老金融不僅是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現實需要,更是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近年來,中國農業銀行聚焦養老產業、智慧場景、適老服務等重點領域,打造有溫度、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助力老年群體享受“樂活”人生。
精準信貸
破解養老產業融資難題
天津航醫心腦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天津航醫”)是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專科醫院,服務的病患80%都是老年人。該院每年介入心腦血管相關手術3000臺左右,有效解決周邊地區老年人的就醫需求。
▲農行天津分行支持的天津航醫心腦血管病醫院“醫院運營有時存在資金壓力。”天津航醫負責人龍飛坦言,醫院每月采購藥品和高值耗材需要500萬元左右,回款周期長,需要流動資金支持。但醫院性質特殊,按照傳統的信貸模式,很難從銀行獲得合適貸款。
類似的資金壓力,在養老產業中十分常見。養老產業經營主體多元,許多項目建設運營周期長、投入大。同時,不少養老企業和相關機構抵押擔保不足,資產價值難以評估,這些因素客觀上造成銀行向養老產業貸款困難。
為此,農業銀行出臺養老金融專項支持措施,加大普惠養老領域金融支持力度,將醫療健康、康復護理等領域的小微企業納入普惠貸款重點支持名單,努力打造普惠型養老金融新樣板。截至今年6月末,農業銀行養老產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94.6%,其中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占比超五成。天津航醫正是受惠者之一。
“天津航醫的醫療專家多,有能力開展高難度手術及特色治療,看病的老人也多,這是他們重要的‘無形資產’。”農行天津武清支行對公客戶經理張策說。基于此,該行創新信貸模式,為其提供1200萬元養老金融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醫院的融資需求,這也是武清區首筆民辦非企業醫院貸款。
場景適老
晚年生活有愛無“礙”
營造溫馨的適老化服務環境,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農業銀行通過搭建智慧養老場景,提升養老服務智能化水平,讓老年群體輕松享受便利生活。
在江蘇省無錫市東璟大廈“馨誼·翠竹餐廳”,不少老年人在“家門口的食堂”吃著中飯、聊著天。陶阿姨選購菜品之后,直接刷臉支付:“今天點了一葷一素一碗米飯,原價21元。政府補貼8.5折后,農業銀行社保卡又優惠4元,最后只付了14元,比在家買菜還劃算。”
陶阿姨使用的是農行江蘇無錫分行與無錫市民政局“錫心醫養”平臺合作推出的智慧助餐服務系統。在首次就餐前,老年人只需通過農業銀行提供的刷臉終端登記人臉及身份證信息,即可完成“人證合一”驗證和信息匹配。就餐時,老年人“刷臉”就能完成身份識別和應付金額計算,實現便捷支付。
▲農業銀行為老年人打造智慧助餐場景據了解,農行江蘇分行緊密對接各地市養老助餐政策及需求,不斷提升助餐系統及設備的智慧化水平,目前已對接無錫、蘇州、徐州、淮安、南通5家市級民政局養老助餐平臺,在230家助餐機構上線助餐服務,服務老年人就餐超70萬人次。
下沉社區
全天候服務日常生活
對于老年群體來說,最寶貴的服務就是陪伴與守護。近年來,農業銀行推動養老金融服務深度下沉社區,引領養老金融緊密融入社區生活。
虹口區是上海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2024年,虹口區60歲以上居民占該地區總人口比重達45.2%,其中,農行上海曲陽支行所在的歐陽路街道是虹口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街道。作為網點適老化改造“標桿”,農行上海曲陽支行每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優化進門的無障礙通道坡度,更適合老年人輪椅推行;填單樣張字體放大1.4倍,還配備老花鏡、放大鏡,讓老年人看得更清晰……精細到厘米的適老化改造,獲得老年客戶廣泛好評。
▲農行上海曲陽支行為老年客戶提供適老化金融服務今年是農行上海曲陽支行設立30周年,不少客戶從三四十歲開始和網點打交道,如今已兩鬢斑白,與農業銀行的情誼如同家人一般。此前,在網點升級改造中,農行上海曲陽支行還邀請不少老年客戶前來參觀并提出改造建議。
余阿姨已在農行上海曲陽支行開戶十余年,沒事就來網點坐一坐。她說,和現在的“90后”“00后”工作人員交流,聊著聊著就會“忘掉年齡”,感覺十分親切。
擁有點多面廣、覆蓋城鄉渠道優勢的農業銀行,正將社區網點打造為養老金融服務前沿陣地。一些網點探索開辟“尊老專區”,作為老年客戶交流、活動的場所,化身老年朋友的“第二個家”。
農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柳文濤表示,農業銀行將持續聚焦“全品類產品供給、全渠道適老化服務、多層次產業支持、多維度客群經營、多場景生態建設”服務體系,協同社會各方共同打造養老服務生態圈,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