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吳濤)31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發布的《大模型一體機應用研究報告(2025年)》顯示,2024年至2025年,大模型一體機市場呈爆發式增長,未來對應市場將迅速擴張。
大模型一體機是一種高度集成的、提供大模型應用能力的系統。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市場上已迅速有接近百家廠商推出AI一體機產品,這些參與者涵蓋硬件與服務器企業、云計算廠商、大模型創業企業及行業應用開發商。
圖片來源:《大模型一體機應用研究報告(2025年)》截圖浙商證券預測,2025年至2027年大模型一體機需求量將分別達到15萬臺、39萬臺和72萬臺,對應的市場空間將從千億級別迅速擴張,至2027年有望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產業落地大模型一體機以推理一體機為主導。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研,目前產業中僅推出推理一體機的企業約占34.0%、僅推出訓推一體機的企業約占17.0%,同時推出推理一體機和訓推一體機的企業占比48.9%。
據報告介紹,這是由于一方面模型推理是當前AI落地應用的主戰場,許多企業不再自己訓練模型,而是直接調用或部署現有模型進行應用開發,這也催生了對高性能、低成本、易部署的推理專用設備的巨大需求。
另一方面,與訓練相比,推理對算力的絕對要求較低,這使得一些中小型或創業公司能夠憑借其在特定硬件或垂直行業優化上的優勢切入市場。
報告還指出,企業不再滿足于一個“萬金油”式的通用方案,而是需要能夠深度集成行業知識、優化工作流的專業化設備。
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研,目前產業中僅推出通用一體機的企業約占21.3%、僅推出行業一體機的企業約占31.9%,同時推出通用一體機和行業一體機的企業占比46.8%。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大模型一體機的發展趨勢已趨向于行業化,純粹的通用一體機市場相對孤立。
例如,為保障患者的敏感醫療信息安全,醫療機構通常要求數據不出域,通常選擇私有化部署方式,并采取嚴格的訪問控制和數據加密措施。因此,醫療行業選型時格外關注一體機的數據安全性、本地部署能力以及細粒度的權限管理和審計功能。
報告稱,總體來看,我國大模型一體機技術能力持續突破、產業生態初具規模、應用場景百花齊放,但仍面臨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較為薄弱、應用場景適配難、安全隱私保障機制待完善等挑戰。展望未來,隨著大模型技術突破和行業需求爆發,大模型一體機有望成為大模型技術普惠化的重要突破口,為“人工智能+”行動提供堅實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