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發布《國家生物防衛戰略》。特朗普在備忘錄以及推特上指出,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將蓄意生物武器攻擊、意外生物災難和突發流行疫病等各類生物安全威脅進行統籌考慮,并從國家層面建立覆蓋所有相關部門的威脅預防、監測和應對機制。
該戰略明確,將建立由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牽頭的生物防御指導委員會,負責戰略的實施。委員會成員包括國務卿、國防部長、司法部長、農業部長、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和環保局局長??偨y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負責總體協調、戰略指導和施政監督。戰略在正文中勾勒了政府加強生物防御的五個目標,并在附件中羅列了實現這些目標的200多條具體實施計劃。
進入21世紀,尤其是“9·11”事件以來,美國各界高度重視包括生物武器在內的各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能帶來的風險。2004年,小布什政府頒布《21世紀生物防御》行政令,并通過一系列立法確立了美國生物安全體系的總框架。2009年,奧巴馬政府發布《應對生物威脅國家戰略》,將“生物防御”上升到“生物安全”的高度,對生物武器、生物恐怖主義和生物技術濫用等建立了一整套預防和監管機制。但是,隨著出臺的政策法規越來越多,在生物安全事務上難免出現政出多頭和職能交叉的情況,因此美國朝野長期以來始終存在改革國家生物安全治理體系、更新國家生物防御戰略的呼聲,要求對各類政策和預算投入進行統籌計劃和協調。此時出臺《國家生物防衛戰略》正是特朗普政府對此作出的回應,同時也為自己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增加政績。
出臺《國家生物防衛戰略》,折射了美國在生物領域不斷上升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源于四個方面:第一,擔憂生物技術擴散失控。該戰略指出,“一些國家和恐怖組織一直在追求獲得生物武器……生物科技的進步降低了這些武器的技術門檻,增加了掌握這些技術的人員數量”,而且全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人口的進一步聚集和更加頻繁的交通往來,都增加了生物襲擊發生的潛在風險。第二,擔憂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近些年來,美國接連爆出生物實驗室出現安全管理漏洞的丑聞,此次頒布的戰略實施計劃中,就包含了多項加強實驗室安全管控的措施。第三,全球性疫病頻發。近些年的SARS、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病的爆發頻頻給世界公共衛生安全拉響警報,也讓美國政府感到加強綜合防范的必要。第四,也是隱藏最深的一點,美國擔憂自己失去在生物科技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生物科技重大創新的主要發源地,但是伴隨世界大國對生物科技領域越來越重視,其龍頭地位有可能受到挑戰。
除此之外,該戰略頒布的兩個“弦外之音”也值得重視。
首先,美國“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就明確要求國防部長、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和農業部長共同制定美國的國家生物防御戰略和相關實施計劃。當時的設想,是以美國國防部來牽頭制定。但是經過兩年的醞釀之后,該戰略以保護美國公民健康為由,由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牽頭組織實施。這么做并沒有改變生物安全問題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之一的根本性質。特朗普政府可能以此為手段,為美國進一步加大生物技術研發和投入提供“民用”外衣,使之不那么引人注目。
其次,在當前朝核問題進一步緩解、恐怖主義勢力受到強力打壓的情況下,與軍工集團聯系緊密的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在全球尋找新的威脅和熱點??紤]到近年美西方極力炒作“敘利亞政府發動生化武器襲擊”“俄羅斯特工在英國刺殺叛變間諜”等舉動,不排除美國在其戰略需要時拋出“生物襲擊威脅論”,對有關國家進行強力施壓甚至動武。 (國防大學 王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