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亞丁灣海域2月21日電 (黎友陶 潘小員)連日來,中國海軍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結合護航任務特點,組織所屬艦艇在亞丁灣海域進行了連續72小時對抗演練。演練以來自水下、水面、空中對護航編隊的威脅為牽引,重點突出艦艇在遠海大洋指揮控制、火力打擊、兵力協同等方面能力的運用,檢驗和提升護航編隊在遠海大洋應對多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演練的背景是,在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突遭不明武裝力量襲擊,編隊各艦艇密切協同,綜合運用各種武備,對不明武裝力量進行打擊。
特戰隊員空中警戒。 黎友陶 攝“左舷30度,距離50公里,發現兩批高速小目標向我近飛。”戰斗在當地時間18日凌晨1時打響,不明武裝力量向護航編隊指揮艦衡陽艦發動突然襲擊。衡陽艦對空警戒部位率先發現來襲目標,并將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與玉林艦實時共享。兩艦密切協同,模擬發射某型防空導彈,對來襲目標實施攔截。
隨即,衡陽艦與玉林艦對目標展開搜索。由于不明目標在雷達搜索范圍之外,玉林艦艦載直升機在黑夜中迅速起飛前出,引導衡陽艦、玉林艦進行超視距打擊。在獲取不明武裝力量的兩艘艦艇的精確位置信息后,衡陽艦與玉林艦抓住時機,發射導彈對目標實施遠程模擬打擊。
直升機前出搜索查證。 黎友陶 攝“演練中,戰斗什么時候打響,導彈從哪個地方來,目標在哪里,我們事先都不知道。每一個戰場要素都需要我們自主搜集、自主判情、自主展開攻擊。”衡陽艦實習艦長周智峰對這次演練深有感觸。
防空抗導操演。 黎友陶 攝經過一夜戰斗,敵情又接踵而至:三艘武裝船只以商船為掩護,向衡陽艦再次發起攻擊,造成衡陽艦機艙起火和多名艦員受傷。衡陽艦迅速組織艦艇進行滅火和受損裝備搶修,并對受傷艦員進行救治。與此同時,衡陽艦運用主副炮對武裝船只實施打擊。
某型防空導彈夜間模擬對來襲導彈進行攔截。 黎友陶 攝整個演練不設方案預案,只明確作戰任務,各級指揮員根據戰場態勢自主決策、自主實施打擊。在72小時不間斷的對抗中,戰備等級轉換、多目標抗擊、魚雷和火箭深彈對水下目標實施攻擊等實戰科目,無不考驗著護航編隊的每個戰位和每名官兵。
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副指揮員王仲春介紹,通過連續72小時對抗演練,在優化值更兵力、錘煉提高艦員連續作戰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艦艇戰斗部署,強化了主戰武器裝備遠海運用,有效提升了護航艦艇在遠海大洋應對多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