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4日電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路透社、美聯社等多家國際主流媒體關注到,本屆進博會共吸引138個國家和地區的4108家企業參展,充分彰顯了這一國際經貿盛會的全球吸引力與廣泛影響力。
11月3日,工作人員用手機拍攝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展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場館布展工作已進入尾聲。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歡迎入駐,傳遞明確態度”
加拿大商業雜志網站BIV聚焦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指出本屆展會吸引了近50家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企業赴滬參展,參展規模“創下歷史紀錄”。
報道進一步透露,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企業此次幾乎占據加拿大參展團的一半,覆蓋健康營養品、醫療設備、乳制品、食品及服裝等多個領域。
“美國本來是我們的主力市場,”來自皮特梅多斯的一家蜂產品企業創始人兼總裁Ron Lin表示,“但自美國加征關稅以來,我們已暫停向美國發出所有訂單——那邊的不確定性實在太強。”
他進一步表示,東西方市場,一迎一阻對比鮮明,“中國通過進博會主動敞開大門,不僅配套提供通關、物流等一站式服務,更傳遞出‘歡迎入駐’的明確態度。”
Ron Lin透露,其企業在2024年首次參加進博會時,就為中國市場選定了三款主打蜂產品,2025年則準備了更多新品前來“試水”。他表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考慮到其人口基數,長期來看,中國市場完全有可能超越美國市場。”
“對接中國商機重要門戶”
另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網站消息,SBF將率領57家新加坡企業的超過500名代表,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此次參展企業中,既有39家連續多屆參與的“老朋友”,也有18家首次亮相的新加坡企業。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2025年新加坡代表團規模較2024年顯著擴大,2024年有44家新加坡企業的近400名代表參與進博會。
SBF關注到,2025年適逢新中兩國建交35周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三周年。新加坡連續多年率團參展,印證著兩國持續深化貿易往來、拓展合作空間、共創增長新動能的共同愿景。
報道還稱,作為新加坡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助力新加坡企業累計創造了超過5.33億新元(約合29億元人民幣)的貿易額,成為其對接中國商機的重要門戶。
此外,SBF和《聯合早報》均關注到,本屆進博會新加坡館將以“新中匯力,智瞰未來”為主題,總展覽面積達1213平方米,重點展示新加坡在服務貿易、食品與農業產品以及消費品等領域的特色與優勢。
11月3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已經重新裝飾完畢。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彰顯中國共享市場決心”
南非貿易、工業和競爭部3日發布新聞公報稱,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各國企業對接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廣南非優質產品與服務的有效渠道。
報道稱,2025年南非將組織32家企業赴華參展進博會,集中展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
報道還稱,作為年度經貿盛會,進博會已成為各國企業對接中國進口商與采購商的重要平臺。
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南非最大貿易伙伴,南非則連續15年保持中國在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據中國海關統計,2024年中南雙邊貿易額524.6億美元,占中非貿易總額的近20%。2018年11月,南非作為主賓國參加首屆進博會。2023年11月,南非在第六屆進博會上再次擔任主賓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道中提到,進博會背靠中國大市場,前七屆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助力各國企業共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困局,這足以彰顯中國共享市場機遇的決心。
報道強調,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面對全球格局的深刻變革,本屆進博會將以實際行動,為世界注入更多的確定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