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馮小妍)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東亞海洋政策項目負責人鄭志華近期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求和平、謀穩定是南海地區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心聲,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發布的《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評估報告》,可為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動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視頻:專家:多數國家不希望域外勢力攪亂南海,和平穩定是共同心聲丨國際識局來源:中國新聞網
鄭志華指出,該報告系統地梳理了美國“航行自由”行動缺乏法律依據的問題,同時明確了中國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所秉持的法理依據。他認為,將法理依據明晰化之后,中國在南海后續開展的一系列維權行動將獲得更為充分的法律支撐。
鄭志華觀察到,針對美國借航行自由行動干涉南海問題,大多數東盟國家希望堅持東盟中心性和中立性立場,反對美國將南海軍事化。他強調,求和平、謀穩定是該地區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心聲,這些國家普遍不希望看到域外勢力攪亂南海局勢,破壞該區域整體發展環境。因此,揭露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化行為和攪亂南海的行徑,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南海的和平安定。
談及美國政策動向,他回顧道,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在其第一任期內曾出現重大轉變,例如2020年美國發布的涉南海聲明,實際上否定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鄭志華認為,盡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對南海問題的關注度似乎低于貿易戰、烏克蘭危機及中東問題等,但不能排除特朗普政府未來可能再次強化“航行自由”行動的可能性,事關南海問題的相關動態將值得持續密切關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