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聯合國難民署(以下簡稱難民署)1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已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約2.5億人流離失所。
難民署官網消息稱,該報告由難民署與27個專家組織、研究機構等合作完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舉辦期間正式發布。報告重點關注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呼吁在最需要的地方加強緊急行動。
報告顯示,全球每4名難民或因沖突流離失所的人中就有3人生活在氣候相關災害“高風險或極端風險”的國家。過去十年間,與極端氣候相關的自然災害造成流離失所人數達2.5億。
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范圍內幾乎所有的難民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高溫威脅”。非洲四分之三的土地正在退化,超過一半的難民和流離失所者安置點位于生態壓力嚴重地區。
報告指出,這導致人們獲取食物、水和收入的途徑日益減少。氣候變化導致的生計損失還促使人們加入武裝團體,加劇沖突和流離失所的惡性循環。
報告預計,到2040年,面臨極端氣候災害的國家數量可能從3個激增至65個;到2050年,全球最熱的15個難民營每年可能面臨近200天的危險高溫。由于極端高溫和高濕度疊加,許多難民營很可能變得不適宜居住。
難民署強調,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仍有可能找到解決方案。在COP30舉辦之際敦促各方采取果斷行動,包括將流離失所者及其收容社區納入氣候規劃和決策過程,加大對適應氣候變化和增強抵御能力的投入,并確保氣候資金真正惠及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