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1月11日電(鞏微微)11月9日,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次論壇以“教育強國與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來自五大洲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校長、國際組織代表、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167位境外嘉賓,200余位國內大學書記校長,100余位高等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大學、科研機構等近千位代表參會。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任友群,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林蕙青出席論壇。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馬琰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灣地區國家和也門辦事處教育主管阿納斯·布赫拉勒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學會副會長李家俊主持。
11月9日杭州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開幕式上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馬琰銘代表浙江大學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表示,浙江大學已經形成了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的辦學特色,正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優秀學科。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高等教育應當發揮重要作用。相信通過本次論壇,各位專家能夠碰撞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思想火花和實踐創新方案,為世界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阿納斯·布赫拉勒表示,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高等教育合作正面臨重要發展機遇,雙方要共同推動教育創新與數字化轉型,促進師生雙向流動與學術合作,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學生全球勝任力。本次論壇為政策制定者、學術研究者與教育實踐者構建了對話溝通的橋梁,是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
11月9日杭州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開幕式上,任友群、林蕙青見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世界銀行交換文書。(主辦方供圖)50余所中外高校在會上達成合作意向,浙江大學作為高校代表,與渥太華大學、印度尼西亞大學、萬隆理工學院等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幕式發布了浙江大學團隊編纂的“自主知識體系叢書·手冊系列”中的《高等教育學手冊》。
11月9日杭州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開幕式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歐洲大學協會、美國教育委員會等8大國際教育組織聯合撰寫的《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異同》研究報告進行了展示。(主辦方供圖)學會副會長管培俊,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學會副會長任少波,東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夏庭,海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駱清銘,學會學咨委副主任張煒,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吳國生,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賈文鍵,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許濤,學會副會長鄔大光,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等分別圍繞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機制、大學分類發展機制等議題在主論壇和平行論壇上作報告。
11月9日杭州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開幕式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宣讀《杭州倡議》。(主辦方供圖)論壇設置四個平行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大學分類發展機制及差異化評價體系構建”“拔尖創新人才發現與培養機制研究”“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路徑研究”“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設國際經驗與實踐探索”作專題報告和圓桌對話。
本次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浙江大學共同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支持,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