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院士4月25日指出,技術科學尤其是工程科技正成為引領新科技革命“急先鋒”,新科技革命呈現出大國競爭、場景驅動、數實融合、范式組織升級等新特點新趨勢。
作為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之一,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工程科技創新論壇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李曉紅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東側外景。中新網記者孫自法攝他說,當前,百年變局向縱深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茖W革命催生技術革命,技術革命引發產業變革,這是歷史發展規律。因此,我們更要深入認識、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當代科技創新大勢,力爭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贏得主動。
與此同時,全球新質生產力發展如火如荼,而前沿技術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生命科學已成為21世紀的主導科學,信息科學技術正重塑社會,材料科學技術實現突破性發展,能源科學技術推動人類能源結構轉型,空間科學技術上升為國際角逐焦點。
李曉紅強調,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既是世界科技變革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共同應對經濟復蘇挑戰、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層空間利用等全球問題的關鍵路徑,世界各國都是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因此,開放合作是應對全球挑戰的必然選擇。
他表示,作為中國工程技術界的代表,中國工程院愿與國際工程科技界一道,依托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平臺,進一步推動國際科技合作,為經濟發展開辟新空間,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了解,本次工程科技創新論壇主題為“工程科技與未來發展”,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及知名院士專家應邀參加,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工程科技前沿領域開展交流研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