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即將在天津開幕。外交部日前就峰會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彬介紹,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市舉行。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
此次峰會受到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22日報道稱,來自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將齊聚天津,峰會將有助于加強地區安全并提升影響力。《南華早報》22日則指出,此次峰會規模宏大,參會國家眾多,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區域事務中的影響力,顯示出周邊國家對中國主張和理念的關注,也彰顯了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積極發揮建設性引領作用。
美國《外交家》雜志不久前指出,上合組織為成員國提供了開展雙邊合作的重要渠道,具備管理沖突和促進對話的能力。在反恐、“一帶一路”建設以及成員國之間的能源對話等領域,上合組織積極推動交流合作,為地區安全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印度教徒報》22日報道稱,本次會議將接待來自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馬來西亞、尼泊爾、土耳其和埃及等的20多位國家領導人。報道指出,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方呼吁開展區域合作、克服“冷戰思維”,彰顯了推動合作共贏、維護地區穩定的積極立場。
此前,哈薩克斯坦外交部新聞處報道,哈薩克斯坦副總理兼外長穆拉特·努爾特勒在7月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期間表示,上合組織在建立互利伙伴關系、促進可持續發展、推動區域和平與繁榮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他強調:“我相信,上合組織將繼續加強作為多邊機構的國際權威和有效性,以上海精神為指導,以平等合作的獨特模式推動成員國間合作。”
近年來,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保持穩定。據《聯合早報》24日發布的報道統計,今年1-7月,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貨物貿易額達到29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8%。哈通社報道稱,截至2025年6月,中國對其他成員國的直接投資存量已超過400億美元,投資項目涵蓋能源礦產、冶金化工、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中國企業也正在深化與其他成員國在5G、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合作,助力當地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劉彬在吹風會上強調,上合組織成立24年來,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引領下,從6個創始成員國發展成為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上合組織大家庭”,成功開創出一條共護安全、共促繁榮、共惠民生、共享紅利、共贏未來的和平發展道路、新型合作道路。
他表示,當前,上合組織國家都處于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中方希望通過天津峰會,同上合組織國家凝聚政治共識,激發合作動能,發出共同聲音,采取聯合行動,以上合組織的穩定性和堅韌性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為本地區各國人民創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諧友好的良好環境。中方堅信,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天津峰會,一定能夠推動上合組織進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貢獻“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