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國璇) “烽火弦歌——抗戰時期的清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覽28日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開幕。
本次展覽設有“師生救亡,抗日先鋒”“南下西遷,弦歌不輟”“科學救國,學術抗戰”“投筆從戎,共赴國難”“故園蒙難,復員重生”“碧血丹心,英烈豐碑”“銘記歷史,賡續精神”7個篇章,通過41塊圖文展板、173幅珍貴歷史照片及檔案文獻資料,全面展示了清華師生在戰火紛飛的艱苦條件下堅持教育教學、以科技支持抗戰、投筆從戎走上前線的歷程。
展覽按照時間敘事和重點事件、重點人物敘事兩條線展開,還特別為每一位抗日英烈選取了一段話,有的是對敵人憤怒的聲討,有的是慷慨激昂的誓言,有的是對和平的熱切期盼,生動呈現英雄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實物展柜主要來源于清華大學檔案館館藏的文書檔案和校友及其親屬捐贈的人物實物檔案。
8月28日,“烽火弦歌——抗戰時期的清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專題展覽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開幕。圖為展覽現場。(清華大學 供圖)清華校友、東北抗日聯軍將領馮仲云的次子馮江華講述了父親與張甲洲、于天放東北抗聯中“清華三杰”的故事。“追求個人夢想的同時,我們更要牢記國家和民族的使命,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李一兵說,清華師生在抗戰中砥礪前行,1935年12月發出“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吶喊,戰斗在“一二·九”運動最前線;1937年南下長沙,1938年西遷昆明,與北大、南開組建西南聯大,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辦學育才,以學術研究支援抗戰,大批師生投筆從戎,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舍生取義,以堅韌頑強的精神,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希望進一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傳續清華人愛國奉獻的光榮傳統,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田芊向檔案館、校史館捐贈了親筆繪制的清華英烈鋼筆素描畫像,包含11位被列入國家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的清華英烈。
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向波濤,李一兵,馮仲云長子馮松光等共同為展覽揭幕。
展覽由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聯合舉辦,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將持續至今年11月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