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9月4日電 (記者 于晶)9月4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了解到,該局聯合教育廳、科技廳、版權局及金融監管總局寧夏監管局等多個部門,共同印發《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的意見〉工作措施》(以下簡稱《工作措施》),推出23項具體舉措,全面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助力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作措施》從四個維度系統布局,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持體系。在構建市場新生態方面,將持續開展“藍天”和“守護知識產權”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同時,推行“地理標志+自主商標”雙品牌發展模式,增強企業品牌競爭力。此外,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知識產權保險、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持。
在打造法治新環境方面,將全面推動《寧夏回族自治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的宣傳與實施,配套完善專利糾紛行政裁決、地理標志保護和版權維權等相關政策,構建系統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針對人工智能、數據知識產權等前沿領域,寧夏將加強研究與制度設計,提前布局知識產權規則,為新業態發展提供保障。
在推動服務國際化方面,寧夏將重點支持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產業“走出去”,依托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引入國際優質知識產權資源與服務經驗,提升企業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事務的能力。針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將建立快速應對機制,提供風險預警、維權援助和法律培訓,并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海外侵權責任險,切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
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整合專利、商標等多項服務資源,實現申請、審查、登記、維權及咨詢等業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大幅減少企業辦事成本。擴大知識產權托管服務覆蓋范圍,提供專業化、定制化托管支持。通過優化專利費用減繳備案流程、加強窗口人員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標準化和人性化水平,讓創新主體享受到更加高效和暖心的服務。
“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寧夏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有效激發市場活力與社會創造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寧夏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跨部門協同,定期開展政策落實督導工作,并廣泛聽取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意見,確保各項措施高效落地,持續優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寧夏提供堅實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