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是世界旅游組織確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節日。對普通人而言,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尋常樂事,對于殘障人士來說卻并不容易,有時會因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健全而“步履維艱”。近日,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的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傳來好消息——一批新購置的無障礙設施車輛將于今年國慶假期投入使用,為殘障人士、老年人等特定群體打開暢覽美景的方便之門。
一條線索
揭開“童話世界”的出行難題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九寨溝縣,以自然景觀優美聞名。欣賞美景之余,今年8月,四川省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會會長熊紅霞在此發現,景區的觀光車存在不方便輪椅上下車、車上也沒有輪椅固定裝置等問題。作為“益心為公”志愿者,熊紅霞將這條線索提供給了九寨溝縣檢察院。
“九寨溝景區面積較大,私家車不允許進入,游客在景區游覽時需統一乘坐觀光車。但這種觀光車沒有配備無障礙設施,遇到肢體殘障人士乘車時,需要先由一人背著殘障人士上車,再由另一人將輪椅搬上車,整個過程非常不便。”熊紅霞說。
這條線索引起了檢察機關的重視。九寨溝縣檢察院檢察官從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調取相關數據發現,2024年至今年8月,景區共接待游客978.9萬人次,其中老年人、殘障人士達171.72萬人次,占比17.54%。隨著川青鐵路、九綿高速的全線貫通,今后來九寨溝旅游的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或將越來越多,無障礙觀光車的存在很有必要。
隨后,檢察官又詢問了觀光車公司相關負責人、觀光車駕駛員等,了解觀光車情況和無障礙設施配置情況。經過調查研判,檢察官發現,目前景區內的觀光車無障礙設施不完善,無法滿足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的出行需求,影響他們的出行權益,相關部門存在履職不到位的情況。檢察機關遂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
“案件辦理過程中,我們逐步了解到景區服務殘障人士、老年人游客的具體措施,并對數十名老年人、殘障人士游客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在景區觀光旅游時,對觀光車的乘坐體驗、在景區的旅游體驗等,并收集他們對景區觀光車無障礙設施配置等服務的意見建議。”此案的承辦檢察官陳登翠告訴記者。
“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對做深做實無障礙和適老化檢察公益訴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熊會長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輔助文旅檢察高質效辦案,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實踐樣本。”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副廳長邱景輝說。
一次聽證
凝聚“無礙”共識的多方合力
由于此案的辦理將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需要聽取專業人士、相關行政機關及其管理對象的意見,九寨溝縣檢察院于8月22日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四川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九寨溝縣殘聯等單位人員參加聽證會。
聽證會上,四川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均表示,為景區觀光車配備無障礙設施既是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體現,也是彰顯九寨溝旅游個性化、人性化服務的體現。聽證員們則提出細化建議,建議景區可在現有無障礙設施基礎上再進一步,在觀光車上配備斜坡擋板、升降架等無障礙設施,同時配備固定輪椅裝置、便攜式拐杖等,方便特定群體上下車使用;在乘車站點配備無障礙導覽等智能系統供特定群體選擇,以此提升他們的旅游體驗;對觀光車駕駛員、講解員進行無障礙服務專項培訓……
聽證員經評議一致認為:無障礙設施建設不僅是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出行的保障,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先進管理工作的具體體現,意義重大,相關部門應積極履行職責,加強監管,盡快保障無障礙設施建設實現。
檢察機關結合聽證會意見,同日向九寨溝縣交通運輸局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其督促觀光車公司改造或購置符合無障礙設施標準的觀光車:對景區現有觀光車進行無障礙改造,或者采取必要的替代性措施,使其符合無障礙標準要求;新投入運營的景區觀光車,應當確保一定比例符合無障礙標準。在景區官網頁面、景區內乘車點公示符合無障礙標準車輛的運行路線及乘車時間,方便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選擇。對景區觀光車司乘人員加強無障礙服務培訓,確保司乘人員能夠正確使用景區觀光車無障礙輔助設施,為特定群體出行提供關愛。觀光車公司表示,將盡快采購符合無障礙要求的觀光車。
與此同時,與觀光車配套的無障礙通道也需要納入整改范圍。9月8日,九寨溝縣檢察院建議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必要路段增設無障礙通道。在檢察機關和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景區大廳顯示屏增設了無障礙通道提示,觀光車公司與特殊學校對接,由學校安排講師為司乘人員和講解員等一線從業人員提供無障礙服務培訓,加強觀光車駕導人員對特定群體的服務意識。9月26日,九寨溝縣檢察院干警來到觀光車公司查看無障礙設施情況時了解到,“定制版”觀光車已經完成采購,將于今年國慶假期投入使用。
一份期待
助力殘障人士多“走出去看看”
“九寨溝的景色非常美,像童話世界一樣。”旅游結束后,一位殘障人士興奮地對熊紅霞說。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消費日益成為大眾剛需之一。殘障人士有強烈的出游意愿,但卻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無障礙旅游環境的不完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熊紅霞坦言,“我很高興看到九寨溝景區針對肢體殘障人士的無障礙設施正在逐漸完善,針對視障人士的語音導覽設備也在逐步落實。同時,我也希望在景區觀光車內可以設置凸點盲文標識以及輔助定位座位和服務設施。另外,針對聽障人士的手語翻譯設備或預約手語導覽員隨車服務等其他種類的無障礙服務還存在改進的空間,希望這些無障礙服務設施能夠一步步完善,這樣可以讓更多的殘障朋友感受到九寨溝的美麗風光。”
殘障人士對于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渴望有多深?組織參與助殘項目十余年的熊紅霞深有體會。
“我的行動不便,在村里生活了20多年,我期待有一天能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樣。”2013年,幾位殘障人士輾轉找到熊紅霞,言辭懇切地訴說著他們對“走出去”的渴望。得知他們跑了好多家旅行社都沒有人接待,熊紅霞決定幫助他們圓夢。十幾年過去,她已幫助20多萬名殘障人士實現“走出去看看”的夢想。
在這個過程中,熊紅霞對殘障人士的出行之難很有共鳴:“為了不給我們添麻煩,也為了不拖累團隊,他們中很多人都會減少喝水避免去洗手間,在旅途中需要吃飯時他們也不會下車,而是請人幫忙打飯。景區里那些對于普通人來說輕而易舉就能跨過去的坡坡坎坎,對他們來說卻是極大的挑戰。或許在我們健全人眼中,出行時吃喝拉撒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對于身體殘障的他們來說卻是舉步維艱,障礙重重。正因如此,走出去看看不同的風景,能呼吸一下外面世界的新鮮空氣,是非常珍貴的人生體驗。因為懂得這份珍貴,所以我才迫切地希望更多的景區能為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旅游服務。”熊紅霞說。
“十分感謝檢察機關的推動,今年,我計劃帶想外出旅游的殘障朋友去九寨溝。我相信,有了無障礙觀光車,他們一定能愜意地享受九寨溝的美景。”熊紅霞說。(陳星嵐)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