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中秋、國慶假期將至。
“8天的假期,大家無論是旅游還是探親,出行需求非常旺盛。”9月28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交通運輸部分析預測,中秋、國慶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左右。
李揚表示,交通運輸行業將全力加強服務供給,全力保障出行安全,全力優化服務設施,全力提升服務質效。
自駕出行將達18.7億人次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自駕仍是出行的主要方式。”李揚介紹,據預測,自駕出行將達18.7億人次,占出行總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時段,高速公路車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流量可能達1400萬輛。
李揚表示,出行高峰預計出現在假期首末兩端,第一個高峰將出現在10月1日,單日客流量可能會超3.4億人次,再次出現歷史峰值,第二個高峰將出現在中秋節后,也就是10月7日、8日兩天。
“中長距離出行將顯著增加。”李揚說,特別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城市群進出城高速公路、熱門景區國省道路,車流量會比平時大很多。
按照有關規定,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時段為10月1日0時至10月8日24時。李揚介紹,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也就是說,只要在免費時段駛出收費公路,即可免收通行費。
“假期期間,我們會每日發布出行提示信息,同時也提醒大家一定要選擇合規交通方式出行,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維護良好出行環境。”李揚說。
鐵路方面,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吳德金介紹,預計“雙節”期間全國鐵路旅客發送人數將超2.1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日均計劃開行旅客列車約1.3萬列,平均每天發送旅客1825萬人次。
“據預測,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民航市場的旅客運輸量將達1920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國民航局總飛行師熊杰說,假期期間多種客流相互疊加,預計民航將迎來暑運后的又一次客流高峰。
此外,李揚表示,國內、國際旅游出行勢頭比較強勁,預計上海、成都、北京、廣州、西安、杭州、南京、重慶等城市的旅游熱度會突破去年高位。出境游方面,預計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旅游人數將大幅度增加。
滿足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
每一次假期,對交通運輸行業而言都是一次檢驗。
“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務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工作協調機制綜合交通運輸保通保暢工作專班的作用,加強統籌跟蹤調度,強化對重點區域、易擁堵路段的運行監測、分析研判。”李揚說,交通運輸部將針對重大風險加強防范和應對,特別是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提級管控,確保安全便捷出行。
吳德金介紹,鐵路部門將優化運力配置,最大限度增加運力保障。統籌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資源,用好新開通的鐵路線路、車站運能,動態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實時分析鐵路12306售票大數據,在客流集中方向采取動車組重聯運行、普速列車加掛車廂等方式,及時安排加開臨時旅客列車。
“我們將做好鐵路暢行碼、便捷換乘、互聯網訂餐等在途服務,加強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服務,努力滿足旅客多樣化出行需求。”吳德金說。
熊杰表示,在航班運力安排方面,民航局將指導航空公司科學做好航班計劃,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運力供給;鼓勵航空公司開發通程航班、航空快線、空鐵聯運等產品,豐富旅客出行選擇。在提升旅客服務方面,民航局將督促航空公司、機場加強運行協同決策,著力提高航班正常水平,降低惡劣天氣對旅客出行的影響;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法律法規和行業價格政策,加強價格自律。
假期貨運將總體保持平穩
“假期貨運將總體保持平穩。”李揚說,預計假期期間日均貨車流量會在550萬至580萬輛,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平日的貨運量可能會下降30%左右。能源、糧食、礦石、民生等重點物資需求會比較穩定,鐵路、港口、航空貨物運輸整體波動不大。
在快遞方面,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廖進榮介紹,進入9月份以來,快遞攬收量明顯上升。據統計,9月份日均攬收量已達5.57億件,高峰值單日超過6億件。預計節日期間快遞量會有所回落,節日之后會迅速恢復到常態化水平。
廖進榮表示,國家郵政局將督促相關企業加強與電商平臺的溝通,科學預測假期業務量的變化,合理安排運力;保障重點分撥中心和一些重點干線運輸平穩運轉,末端網絡暢通有序。同時,加強行業服務質量監管,確保在中秋、國慶期間各個企業快遞服務的標準不變化、質量不下降、服務不降級。
此外,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將加強安全檢查,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嚴防違禁物品流入寄遞渠道。
(記者 劉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