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9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對于可切除伴中高危復發風險的HCC患者,相較于單純手術治療,“雙艾”新輔助+手術+“雙艾”輔助的“三明治”式圍手術期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中位無事件發生生存期(EFS,42.1個月 vs19.4個月),療效翻倍。
HCC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縮寫,是原發性肝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占所有肝癌病例的75%-85%。“雙艾”是指: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阿帕替尼(艾坦)。據悉,CARES-009研究顛覆了當前治療格局,有望改寫國際指南,標志著肝癌治療正式進入“慢病化管理”和“追求治愈”的新時代,讓更多患者實現長期生存乃至臨床治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周儉教授受邀在歐洲腫瘤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年會上作大會報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北京時間10月19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周儉教授受邀在歐洲腫瘤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年會上作大會報告,正式發布并解讀“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用于可切除肝細胞癌伴中高危復發風險患者的圍手術期治療:一項多中心、開放、隨機對照2/3期研究(CARES-009)”。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樊嘉教授的指導下,由周儉教授團隊取得的成果同時以原創論著(Article)形式在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
據悉,對于可手術的肝癌患者,大部分面臨術后復發風險,術后5年復發轉移率高達60%-70%。臨床上迫切需要借助圍手術期綜合治療等多學科手段,降低術后復發風險,提升患者總體生存水平。“雙艾”新輔助+手術+“雙艾”輔助的“三明治”式治療模式具有潛在優勢,有望成為可切除肝癌的重要綜合治療策略。研究團隊設計了CARES-009研究,旨在評估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阿帕替尼(艾坦)用于中高危復發風險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
CARES-009研究在中國16家肝癌診治中心開展,采用基于中國原研創新藥“新輔助+手術+輔助”的“三明治”式治療模式。 CARES-009研究成果在《柳葉刀》發表標志著中國專家率先為全球肝癌圍手術期治療提供了高質量、高級別的Ⅲ期循證醫學證據,是對中國原研方案的肯定,也意味著基于中國團隊的肝癌圍手術期“三明治”式治療模式從“中國探索”走向“全球方案”,將激發全球范圍內對肝癌圍手術期治療創新研究的啟動與推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