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10月20日電 (林永傳 陳志堅)20日,以“攜手共‘托’·‘育’見未來”為主題的2025年廈門海峽托育服務學術交流大會在廈門舉行。兩岸托育領域專家學者、院校教師、機構負責人及從業者與會。
大會由廈門市家庭發展事務中心主辦、廈門海滄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圍繞嬰幼兒回應性照護、托育服務質量評估、師資培養體系構建與政策銜接等核心議題,通過主旨報告、圓桌沙龍、實地參訪與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深度交流,為推動廈臺托育服務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自海峽兩岸的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理論研究成果與實踐探索經驗。復旦大學副教授童連從腦科學與社會互動視角,闡釋“回應性照護”對嬰幼兒安全感建立與神經發育的關鍵作用;臺灣學前教育研究協會會長劉惠文系統介紹臺灣“醫教保協同”模式的實施路徑與成效;長庚科技大學原副教授廖信達則聚焦質量評估與編班機制,闡釋托育服務從“有”到“優”的系統化路徑。
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糧在開幕致辭中說,廈門積極借鑒臺灣經驗,推動專家駐點、課程共研與標準共建,已形成一系列融合成果。目前,廈門全市擁有托育機構500余家、托位超2.5萬個,普惠托位占比超60%,并獲評“全國第一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獲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