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香港10月20日電 (記者 戴夢嵐)“‘五學并舉’之武藝校園計劃—武藝操大匯演”19日下午在香港舉行。該活動由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辦、香港中國武術國際學院承辦,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支持。
10月19日下午,“‘五學并舉’之武藝校園計劃—武藝操大匯演”在香港舉行。圖為嘉賓和學生合影。(主辦方供圖)這是“五學并舉”之武藝校園計劃(簡稱“計劃”)自2022年11月啟動以來的第三次大匯演,吸引來自各參與學校的500余名學生、教師和家長代表出席。據了解,目前共有64所香港中小學參與該計劃,其中包括6所特殊教育學校。過去3年,這些學校共同推動校園武術運動發展,累計有超過2000名教師及5萬名學生參與武藝操練習。
當日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席鮑俊萍致辭表示,該計劃旨在鼓勵學生通過武術運動鍛煉身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習武不僅為強身健體,更須秉持“止戈為武”的精神,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
10月19日下午,“‘五學并舉’之武藝校園計劃—武藝操大匯演”在香港舉行。圖為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席鮑俊萍致辭。(主辦方供圖)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凌友詩指出,過去3年,該計劃讓參與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同學們體會到武術精神,感受中國武術的優美。她期待后續有更多香港中小學將中國武術教育融入體育課。
主禮嘉賓向參與計劃的香港中小學校長及教師代表頒獎,肯定他們在推動傳承中華武術文化方面的貢獻。
10月19日下午,“‘五學并舉’之武藝校園計劃—武藝操大匯演”在香港舉行。圖為香港青少年在表演武術。 (主辦方供圖)隨后,匯演正式展開。數百名學生動作整齊劃一,吶喊聲響徹全場,展現出香港青少年的活力與奮發精神。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亦參與演出,展現計劃的包容與多元。
除集體匯演外,大會特邀11所先導學校代表隊進行武術展演,包括武藝操、太極拳等,學生們身手矯健、精神飽滿,反映武術教育在香港校園中扎根成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