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玲玲
在英國街頭,一位駕駛中國品牌汽車的車主正用英語與車載系統進行流暢對話,導航、音樂、空調調節一氣呵成;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智慧教室,教授頭頂的麥克風將授課內容清晰傳遞到教室每個角落;在東南亞市場,一款中國掃地機器人用流利的當地語言與用戶互動,成為智能家居新寵——這些場景都與一家中國企業密切相關。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民企破浪記”本期解鎖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這家專注于智能語音交互的中國企業,不僅沒有收縮戰線,反而加速了出海步伐。
用聲音“闖”世界
“真正領先的技術是無國界的,它應該服務于更廣闊的市場。”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始興的這句話,道出企業出海的決心和底氣。
作為國內領先的對話式人工智能企業,思必馳深耕語音交互領域十余年,實現了從感知到認知、從算法到芯片的全鏈路技術布局。
截至目前,在智能汽車領域,思必馳與全球60多家知名汽車品牌合作,AI語音交互系統累計“上車”超1500萬輛;在智慧物聯領域,合作客戶近200家,覆蓋家電、消費電子等多個細分市場。
就智能汽車領域而言,思必馳服務了梅賽德斯-奔馳、奧迪、保時捷、捷豹路虎等海外/合資品牌,并為比亞迪、五菱、長城、智己、速豹等中國車企的海外業務提供了AI語音交互技術。
思必馳自研的AI多語種語音交互系統支持英語、泰語、法語、德語、日語、韓語、越南語、俄語、西班牙語、挪威語、印尼語等多種語言。如今,搭載該系統的中國汽車正馳騁在東南亞街頭,穿梭在歐洲城市,這套系統支撐著導航、娛樂等多樣化、場景化的語音服務。而這些生動場景,正是中國AI技術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
高始興說,“以內養外”的協同效應讓思必馳的出海之路走得更穩。國內龐大的市場為技術提供了規模化驗證場景,從智能家居的千萬級設備到汽車座艙的復雜交互,成熟的解決方案被不斷打磨優化,這種深厚積累為思必馳的全球之旅奠定了重要基礎。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簡單復制國內方案。針對不同地區的語言特點和文化習慣,技術團隊對產品進行了深度優化。
例如,在東南亞市場,系統需要適應多語言混雜使用的場景;在歐洲市場,則要兼顧各國民眾的語音習慣和表達方式。這種精細化運營,讓思必馳的技術在全球市場具備了更強適應性。
兩條腿走出的全球化路徑
據高始興介紹,思必馳的出海戰略采用獨特的“雙輪驅動”模式,這不僅是一種商業策略,更是在復雜國際環境中的生存智慧。
一方面,是“跟隨出海”——伴隨著中國品牌的全球化步伐,提供可靠的智能語音技術支持。
追覓掃地機的土耳其語、希伯來語語音方案,中國某手機品牌在東南亞、歐洲、拉美市場的語音交互,都是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這些中國品牌在出海過程中,迫切需要能夠理解當地語言文化的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思必馳恰好填補了這一需求空白。
另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出海”——將自有品牌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思必馳的麥克風音箱系列、吸頂麥克風系列等智慧辦公產品,已成功進入歐美、中東及新加坡等市場,并與多家國際知名Pro AV集成商和經銷商達成了戰略合作。
“這種雙線并進的策略,不僅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風險,更實現了從‘技術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跨越。”高始興說。
在出海過程中,差異化布局是突破市場壁壘的關鍵。思必馳會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調整產品功能,讓AI技術真正“懂”市場。
在2025年的NexTech Week東京人工智能展和美國InfoComm展上,思必馳天琴車載語音助手、AI會議辦公音視頻產品等頻頻引發關注。
海外合作伙伴發現,這家中國企業不僅能提供技術產品,更能理解本地需求。就AI會議辦公產品而言,為歐洲客戶定制的多語種音頻識別功能,為中東市場優化的AI音頻降噪算法,都體現著思必馳“深度本地化”的經營哲學。
中國技術贏得世界信任
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技術標準差異、文化理念不同、數據安全合規要求,都是橫亙在思必馳面前的難題。
思必馳的破局之道,是構建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與上汽通用五菱聯合成立的智慧語音實驗室,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AI芯片等方面構建全鏈條研發體系。這種“創新聯合體”模式,確保了技術方案與車型平臺、海外用戶習慣的無縫對接。
更關鍵的是,思必馳高度重視國際合規,獲得了TISAX AL3最高等級認證,拿到進入德系車企供應鏈的“網絡安全準入證”。同時,思必馳為梅賽德斯-奔馳打造的語音平臺項目通過了Automotive SPICE(ASPICE)2級能力認證,標志著其汽車軟件研發能力達到國際標準。
這些資質不僅是一張張“通行證”,更是國際伙伴對中國技術信任的基石。思必馳成為梅賽德斯-奔馳的第一家中國對話技術供應商,并與奧迪合作多款車型,為其提供全鏈路語音交互系統。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智慧教室項目中,思必馳曾面臨一個特殊挑戰:教室層高僅2.4米,遠低于常規安裝層高。技術團隊部署的吸頂麥克風MC10憑借自研的自適應算法優化和128個內置麥克風陣列,在極限高度下實現了8米有效拾音半徑,保障了擁有108個座位的大空間教室能夠清晰拾音和擴聲。這個成功案例,讓思必馳在海外教育市場打開了新局面。
中國AI的全球機遇
展望未來,高始興對海外市場充滿期待。
他表示,思必馳將繼續深化“雙輪驅動”出海模式,一方面依托AI多語種技術助力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另一方面將自主品牌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在技術研發上,思必馳將持續加強全鏈路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和大模型的投入。特別是在多語種處理方面,采用MoE(混合專家系統)架構對多語言數據進行訓練,該架構能夠對不同語言的語音特征進行精準區分和建模。同時,融合文本大模型的多語言能力等,系統提升響應的準確性與文化適應性。
在業務拓展上,思必馳將深化與海外集成商及合作伙伴的戰略協作。通過參與全球頂級行業展會,持續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
當前,中國AI企業出海既面臨算力部署、文化差異等挑戰,也擁有巨大的全球市場機遇。
據業內分析,全球智能語音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其中海外市場空間廣闊。這個巨大的市場空間,正是中國AI企業出海的最大動力。
思必馳的實踐表明,堅持“技術自信”與“深度本地化”,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破浪前行的雙槳。從智能汽車到智慧辦公,從技術輸出到自主品牌產品出海,思必馳的全球化旅程正是中國民企韌性成長的生動寫照。
在這條充滿挑戰的出海道路上,中國AI技術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讓世界聽見中國創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