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運城10月23日電 (李庭耀 楊一敏)中藥材、食品加工、畜牧養殖、聞喜花饃……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畖底鎮立足地域特色,推行“一片一產業、一區一品牌”發展策略,通過四大特色產業集群,以產業振興“點亮”鄉村振興路。
村民們正在制作聞喜花饃。 溫徐旺 攝依托毗鄰薛店鎮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區位優勢,畖底鎮推動辛村、西雷陽等村發展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販運”全產業鏈。“5年前,我和丈夫投資建起中藥材加工廠,現在每年純收入能達100萬元左右。”辛村婦聯主任李偉霞說。
目前,畖底鎮中藥材產業年產值超12億元,培育了多名“千萬級”產業能人,30余家加工企業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形成“人人有事干、戶戶能增收”的局面。
聚焦產業科學布局,該鎮深挖康村、栗村等村“信息廣、市場意識強”的優勢,培育12家果品加工企業組成的產業集群,年產值達2.8億元。“以前是小作坊式加工,效率低、銷路窄。現在引入智能化設備,鏈接多方資源,形成完整產業鏈,效益翻了好幾番。”一家山楂種植加工基地負責人感慨道,該基地實現從“傳統作坊”到“智慧產業鏈”的轉型,引領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村民們正在進行食品加工。 溫徐旺 攝畜牧養殖產業方面,畖底鎮借力招商引資,吸引行業龍頭企業落戶,形成“龍頭引領、散戶跟進”格局。“龍頭企業來了,我們不用愁技術、銷路,跟著干就有奔頭。”一名養殖戶介紹,肉雞成活率高,出欄即銷往合作企業,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一倍多。
目前,畖底鎮生豬存欄7.5萬頭、肉雞存欄700萬只,年產值超3億元。同時,該鎮推進“沼液還田”工程,將養殖糞便轉化為農田肥料,讓3000多畝高標準農田升級為“噸糧田”,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作為聞喜花饃發源地,畖底鎮推動非遺與產業融合,扶持“衛嫂花饃”特色品牌,改良傳統花饃手藝,既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國內訂單不斷,同時銷往國外,成為傳遞地方文化、帶動村民增收的“金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