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趙有良)丹江水鳥翻飛,兩岸塔吊起落。一年多的時間里,商鞅廣場南邊七八棟高樓拔地而起;市體育中心新建的露天田徑場與體育館比肩,靚麗奪目;王塬橋若彩虹,聯袂兩岸高樓。市區西片區的這些新變化,都發生在居住在商鞅廣場旁邊的邵先生眼皮底下,他強烈地感到好像有一支神奇的畫筆,一天天地描繪著多彩商洛:龜山成了中心公園,沙河子嬗變為城市副中心,劉灣融入城區,蟒龍峪成了休閑花園區,大趙峪成了城市門戶區,楊峪河告別鄉下成了汽貿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遵循依托大西安、建設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的總思路,圍繞建設“山水園林、休閑宜居”城市目標,堅持“秦嶺休閑之都、關天產業新城”城市定位,出臺了加快“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的決定,引領和驅動了全市新型城鎮化的提速。“一體兩翼”即以商州城區為主體,以丹鳳和洛南兩縣縣城為兩翼,進一步拓展中心城市空間、拉大中心城市框架、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把中心城市打造成為“循環發展引領、核心板塊支撐、產業長廊帶動、快速干道連接、優美小鎮點綴、田園農業襯托、特色文化彰顯”經濟活躍、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山城。去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龜山召開中心城市規劃現場座談會,市委書記胡潤澤帶領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登臨龜山,俯瞰商洛中心城市,提出了圍繞一體兩翼,高點規劃、挖掘內涵、精品建設、彰顯個性,重點妝點龜山、打造兩川,早日把商洛中心城市建設成為生態美麗、溫馨宜居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新要求,有力地推進了“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 按照“做強一體、提升兩翼、組團建設、串珠發展”的建設思路和“產城一體、板塊推進、中疏外擴、成網增綠”的推進原則,加快以“山、水、城、園”為主色調的現代化生態旅游城市的建設步伐,實施“北上、南擴、東進、西優”方略,啟動實施了65個重大建設項目,提升中心城市品位的“八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區聯手,以丹江公園和丹江兩岸建設為重點,傾力建設中心城市會客廳。商州至丹鳳、商州至洛南兩條城市交通干線全面建設,環城北路、商鞅大道西段、市一級客運中心及西街舊城改造安置房等工程主體基本完工。全市投資27.31億元用于縣城、重點鎮和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全省文化旅游名鎮觀摩點評推進會在商洛召開。

丹鳳縣將推動重點鎮群建設作為“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支撐點,按照串珠狀分布、抱團式發展的格局,建設沿丹江河谷、滬陜高速一線的城鎮帶,2014年在龍駒、商鎮、棣花、竹林關規劃城建項目85個,總投資52億元,年度完成26.3億元。在縣城安排城鎮建設項目30個,以氣化丹鳳、中心街、三鎮垃圾污水處理、花廟廣場、商邑大道等“十大重點工程”為龍頭,加快建設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區。
洛南縣主動對接中心城市建設,以創建國家衛生、園林縣城和省級生態縣為載體,以實施“十大城建工程”為抓手,先后完成縣城南北過境路、小渠川鳳城東路、陶楊川道路、西寺橋至政務大廳門前道路、陽光大道建設工程,連接繞城公路的柳林大道、孔子大道、濱河北路加油站后道路工程、縣城萬米景觀長廊重點區域段項目、秦唐街公園道路鋪設、東城堤路景觀改造等工程相繼啟動建設,先后完成12.6公里雨水管網基礎工程,城區南線管網全面貫通;建成總儲量1.6萬立方米壓縮天然氣儲備站及主管網鋪設。全市新建城鄉新型社區75個,7.5萬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城鎮化率達到47.5%。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及村莊社區等功能互補、梯次推進的四級城鎮建設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