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便民服務傘
“五項制度”注重從推進干部管理精細化出發,以具體實在的形式,推動鎮辦干部作風進一步好轉。
民情日記察民情。全市統一設計印制了《民情日記》,1萬多名鎮辦干部人手一冊,記錄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情況等。商南縣過風樓鎮5名農牧技術人員背著“民情背包”翻山越嶺到縣河口村蔬菜大棚和柳樹灣村梅花鹿養殖場,向30多名種植、養殖大戶傳授特色種植、養殖技術。白浪鎮干部王強了解到葦園村范德生夫婦長年患病,家庭生活困難。通過民情日記交辦機制,為其申請了低保,幫辦了移民搬遷補助。
民事代辦化民愁。全市統一梳理了5大類82項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法律法規允許代辦的事項,建立了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平臺1680個,逐一公示各類事項的相關政策、辦理時限,實行一廳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對群眾需要代辦的事逐項登記、全程代辦,做到件件有臺賬、核查有依據。柞水縣石甕鎮在民事代辦中,建立了全鎮1820戶、42項信息的電子檔案。丹鳳縣寺坪村王某給孫女辦理上戶手續時,因全家三口未辦理二代身份證,導致孫女不能上戶。村文書就帶著他全家到派出所幫辦二代身份證,使其孫女得以落戶。
掛牌上崗亮身份。為每名鎮辦干部制作統一規格的胸牌,標明照片、姓名、職務或崗位等信息,要求干部在崗工作及公務外出時必須佩戴,既便于群眾監督,又便于群眾找人。
去向公示明行蹤。各鎮辦在機關醒目位置,設立干部崗位去向公示牌,逐一公布鎮辦干部的照片、姓名、職務和聯系電話,實時公示干部當日的崗位狀態、詳細去向和帶班領導、值班干部。
當日接訪解民憂。每個鎮辦都建立專門的信訪接待室,堅持有訪必接、隨接隨辦,對信訪問題明確辦理人員和時限;對疑難復雜信訪,實行領導包案下訪,直至案結事了。柞水縣下梁鎮創新“現場辦理、分流辦理、聯合辦理、集中攻堅辦理、司法辦理”五步工作法,確保群眾合理訴求辦一件、結一件。洛南縣四皓街道辦事處把信訪接待制度落到細處,在307省道改擴建過程中,需要砍伐樹木5萬余株,遷墳28棺,拆遷安置房屋20余間,征用土地198畝,都順利進行了征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今年全市鎮辦已處理化解信訪問題420個,實現了全國“兩會”期間進京零上訪。
“五項制度”如細雨澆花,催生了干部作風的大轉變。鎮安縣永樂鎮黨委書記王寧6月份接待群眾來訪21人次,解決涉及土地糾紛、征地拆遷、贍養、低保、外出務工致傷等20多件,批轉辦理7件。走訪陳景榮、盧華勝等40余戶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發展產業貼息資金50余萬元,組織楊家河等3個邊遠村組修通硬化公路20多公里。為孫曉麗、王德興等5戶村民代辦事項5件。
“五項制度”實行后,群眾最大的感受是辦事方便多了。全市依托三級便民服務平臺,使群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據統計,全市各鎮辦3月和4月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2.5萬多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
(小標題)解開百姓亂麻團
鎮辦推行“五項制度”縱向到底,村(社區)實施“五大舉措”橫向到邊,對村兩委會干部政治上“輸血補鈣”,經濟上“漲薪晉級”,雙管齊下,織牢農村基層服務網絡,激發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明顯增強。
市委結合村級換屆,注重從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大學生村官、復轉軍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群體中,選拔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優秀黨員和人才進班子。以縣區直部門和鎮辦優秀年輕黨員干部為主,向全市1280個村和社區全面選派黨組織“第一書記”,指導幫帶村和社區抓好班子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穩定等工作。按照每個鎮辦黨委每年不低于3萬元、部門黨委不低于2萬元、村社區不低于5000元的標準,將基層黨建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將村“兩委”主要干部年度報酬待遇標準提高到2萬元左右,兩委會“一肩挑”的提高到2.5萬元至3萬元,其他村干部待遇不低于主要干部待遇的80%,所有村干部實行“基本補貼60%+績效補貼40%”的計酬辦法,并建立正常增長機制。每年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中拿出一定名額,面向優秀村級干部定向招考鎮辦機關事業單位正式編制人員。村社實施“五大舉措”使村級干部“有干頭”“有奔頭”,僅2014年,全市就有7名優秀村干部通過定向招考成為國家公務員。柞水縣什家灣村青年王德斌選拔到楊四廟村任黨支部書記后,多方籌資75萬元,組織村民改造低壓線路2.5公里、人畜飲水管道8公里,修通水毀通組公路4.5公里,新建便民橋5座,建成500畝核桃園,戶均種植豬苓100窩,年創收300萬元,今年榮幸地被招為公務員。商南縣在村社“第一書記”的帶動下,縣直單位累計向農村投入包扶物資5500多萬元,成功培育出金絲峽太子坪村等15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太子坪村榮膺“宜居村莊示范”稱號,成為商洛市入選的國家宜居村莊。商州區上河村黨支部在區能源中心扶持下建設生態沼液站兩處,爭取了50套太陽能熱水器。確定14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在建筑、運輸、餐飲等行業,為700多名群眾解決了就業、生活等問題,村黨員干部為群眾代辦合療報銷、大病救助等事項400余件。鎮安木王鎮每名鎮村組黨員干部分別與10戶農戶交友結“親戚”,做到家有病人,常去看看,家有矛盾,出面勸勸,家有急事,幫忙干干,有事沒事,常去轉轉。桂林村大學生村官顏克玲為白血病患者蔡偉免費到縣民政局申報辦理小天使基金,為鄧有軍孫女免費照相、上縣補辦戶口,為王武清、耿懷有、謝傳壽3位高齡老人開具證明,申報戶籍、補辦身份證,受到群眾交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