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的這五年,中國造船業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最能見證這個成就的,就是奮戰在造船行業的一線工作者們。
中船集團滬東中華制造一部部件作業區生產助理 黃家威: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我們的船體聯合車間,我們的工廠是不是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樣,環境十分干凈整潔。我們的主型產品是LNG船與超大型集裝箱船,型材是船體結構中的骨材,以前三個手工平臺滿負荷運轉,但現在有了智能化產線,勞動時間大大降低,員工的收入同時也在提高。
中船集團外高橋造船董事長、國產大型郵輪項目現場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陳剛:整個造船市場比較好,我們也持續保持盈利狀態。
中船集團外高橋造船搭載部船舶電焊工 李勇:咱們以前造的船大體量比較大,“十四五”我們逐步開始走向了高附加值。比方說我們的大型郵輪從無到有,所有的工藝、所有的標準,都是我們自己制定的,然后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優化。
中船集團中船郵輪新造船團隊項目經理 馬爾科・羅瓦蒂:我認為在過去的三年里,中國郵輪業有了很大的進步。
中船集團所屬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設計師 周建輝:遼寧艦、山東艦,還有一些驅逐艦我們都參與過了,從以前研仿到自主設計到跨越發展,到超越別人,我覺得非常自豪。我們的青春能夠與國家建設捆綁在一起,這是非常榮幸的,也是我們造船人應有的擔當。
中船集團第七二二研究所科技管理部副主任 林健:“十四五”期間參與了多個大國重器的通信系統設計建造工作,福建艦萬噸大驅,從一張張圖紙變成了守護家園的海上鋼鐵長城,讓我們覺得非常激動、非常自豪。未來我們將聚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尋求更大的技術突破。
中船集團第七二二研究所青年技術人員 廖威:我入職那一年正好是“十四五”的第一年,這五年,我的感受是非常深切的。特別是在看到福建艦、山東艦和遼寧艦三艦同框的時候,我內心感到無比自豪與開心,也感覺到了我們的船舶工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非常關鍵性的突破。
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涂裝部項目經理 劉心池:每當看到一艘艘巨輪“穿上”我們精心制作的外衣,駛向蔚藍大海的時候,我感覺非常自豪,因為在世界的海洋中又多了一艘我們中國人自己造的船!
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科偉:“十四五”期間,我見證了中國造船業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船用設備的國產化率越來越高,船舶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一日千里。這五年來的進步發展讓我十分振奮和驚喜。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加工車間裝配工 代寧:身為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在這幾年里,我見證了我們公司所建造的船舶從2700箱到目前的15000箱,心中感覺到無比自豪。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設計師 蔡建游:在“十四五”期間,我作為一名設計人員,很榮幸地參與了多項船舶設計工作。見證了中國船舶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船舶轉型,讓更多的中國制造巨輪駛向深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