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10月15日電 (董曉斌 朱燦義 黎文來)“對中國柑橘產業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向科技創新要動能,突破精深加工技術瓶頸,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會長劉有千15日在湖北宜都表示。
當日,中國柑橘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研討會在宜都市舉行,來自國內相關領域的院士、高校學者、行業專家、企業家等相聚一堂,共商中國柑橘產業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技術創新、全鏈融合與高質量發展路徑。
中國柑橘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研討會在湖北宜都舉行。董曉斌 攝中國是柑橘種植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柑橘罐頭生產國和出口國。據《2024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3年全國柑橘總產量達6433.8萬噸。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主辦。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謝明勇、單楊分別作專題報告,從科技前沿視角為柑橘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思路、新技術。隨后,多位行業專家分享了在果蔬營養、食品安全、膳食纖維應用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單楊在會上探討果蔬食品議題。董曉斌 攝孫寶國表示,眼下新生代和老年群體成為食品消費主力,對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加。未來,食品種類也將出現革命性變化,原料更加多元,健康食品將成為主流,滿足全生命周期的需求。
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斌建議,應加強上游原料標準化管理,建立訂單農業;開發具有特定功能的柑橘膳食纖維產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品牌,提升中國柑橘膳食纖維的國際知名度。
宜都橘農采摘柑橘(資料圖)。宜都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宜都是“中國柑橘之鄉”,目前柑橘種植面積達30萬畝、產量超70萬噸,“宜都蜜柑”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49.78億元。宜都市委書記夏明海表示,該市通過推動柑橘產業從“生產1.0”“銷售2.0”向“加工3.0”“體驗4.0”躍升,已串聯起總產值超百億元的完整產業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