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7日電 題:贏創大中華區總裁夏賦良:中國起點,全球輸出
中新網記者 李佳佳
“中國是一個起點,本土研發成果是能向全球輸出的。”贏創大中華區總裁、贏創工業集團定制化解決方案業務板塊亞太區負責人夏賦良近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家全球知名的創新型工業集團,今年將首次亮相進博會的新材料專區,并帶來11款創新產品,其中4款為全球首發,更有2款是中國本土研發的全球首發產品。
數字背后,是這家擁有170余年歷史的德國企業在華戰略的深刻轉變。從“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地化應用,到“在中國,為全球”的創新輸出,其“中國研發生態”正在悄然成型。
贏創大中華區總裁、贏創工業集團定制化解決方案業務板塊亞太區負責人夏賦良近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前夕接受記者采訪?!∈茉L者供圖在即將舉行的第八屆進博會上,贏創將展示其在生物基解決方案、能源轉型、循環經濟三大創新增長領域的成果。對于這一開放的平臺,夏賦良評價道:“進博會的‘和合共生’基因,與贏創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p>
本屆進博會期間,贏創計劃推進多項戰略簽約,包括在陜西榆林建立榆林贏創融合科創中心;與厚新健投合作設立中國創新基金,專注于綠色低碳技術領域的創新投資;聯動361°、旭川、蜜絲婷、亞東等伙伴發布新品。
其實,一路走來贏創在中國市場的進化路徑清晰可見:從最初的產品進口,到建立中國國內生產體系,再到把更多創新和研發活動落地在中國。
2024年,贏創將上海研發中心升級為“贏創上海創新園”,使其成為贏創全球六大核心研發基地之一。園區內不僅建成了全球鋰離子電池中心、上海增材制造技術中心等先進研發設施,還擁有35個實驗室。
升級后的上海創新園將具備跨業務的資源配置能力與技術優勢,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工藝開發、實驗工廠、應用技術、測試分析服務和風險投資活動于一體,并且到2027年,上海創新園的研發人員數量將翻番。
在此前的上海創新園更名活動上,夏賦良就曾表示,上海創新園的設立以及本地研發活動的拓展與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步調一致,為贏創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潛力。這也體現了贏創通過投資市場驅動型創新領域來支持中國市場發展的承諾,“我們希望推動本地創新,服務全球”。
眼下,中國研發成果的全球輸出已不是愿景,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在電池領域,贏創將全球鋰離子電池中心放在上海,匯聚來自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專家與中國團隊協同研發。
研發成果首先服務于中國市場,因為龍頭的電子生產廠商大部分都在中國。一旦產品在這些客戶那里通過性能測試并得到應用,就意味著不僅能在中國使用,還能出口到歐洲等全球市場。
由此,贏創在中國市場的戰略也已超越簡單的本土化,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利用中國龐大市場的需求優勢,孵化能夠服務全球的創新成果。
當前,盡管全球化工行業面臨挑戰,贏創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從未動搖。
2024年,贏創中國全年銷售額達152億歐元(約等于1256.5億元人民幣),可折舊前的利潤21億歐元(約等于173.6億元人民幣)。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化學品生產國,2024年占全球份額42%,是全球化工行業的核心增長引擎。”夏賦良表示。
他對中國市場持續看好:“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抱有堅定信心,持續加碼在華投資,不僅能精準把握中國經濟升級與產業轉型帶來的機遇,更能助力我們強化本土創新實力、完善生產布局,從而更高效地服務亞太乃至全球市場?!?/p>
贏創的中期目標是,到2030年,集團銷售額達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即美洲、歐洲和亞洲各占30%。而中國,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