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王恩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31日在北京表示,前三季度成績為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李超在當天舉行的國家發改委10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說,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總體看,有五方面特點。
一是運行穩。去年“9·26”一攬子政策和今年穩就業穩經濟若干舉措接續發力,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前列。從需求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從供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創下2022年以來同期新高。
二是動能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創新指數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對新興產業發展形成強有力支撐。從前三季度數據看,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9.6%,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35.9%、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0.8個百分點;集成電路制造業、智能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4%、12.2%。
三是質效升。治理無序競爭成效逐步顯現,重點產品價格、企業效益等指標都有所改善。多晶硅、硅片、碳酸鋰等產品價格明顯回升;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2%,9月份單月同比增長21.6%。
四是韌性足。面對外部環境劇烈變化,前三季度我國貨物出口仍保持7.1%的增速;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受到更加廣泛認可,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出口增速分別達11.9%、9.6%,不少國貨“潮品”成為全球“爆款”;出口布局更加多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2.4%,對東盟國家出口增速連續8個月提升。
五是潛能大。消費需求和重點產業結構升級呈現新亮點。在消費方面,群眾體育賽事、演唱會、音樂節等人氣十足,服務零售額增長5.2%;隨著各類免簽政策深入實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長17.8%。在產業結構方面,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強勁,相關產品產量高速增長。
李超說,最近,一些國際經濟組織紛紛調高對我國經濟增速預期,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10月最新預測都將我國2025年經濟增速較4月預測大幅調高0.8個百分點。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常態化政策預研儲備并視情及時出臺實施?!半S著各項政策效應持續落地見效,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