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晶卉 通訊員 朱超
36.7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108家境外參展企業、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帷幕尚未拉開,這場全球矚目的開放盛宴已提前鎖定期待。
這兩天,參展商布展已接近尾聲,一批承載著頂尖科技、人文溫度與市場期待的展品擺上展臺。這些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的創新成果,正循著進博會的開放脈絡奔赴中國。無論展品大小,每一件背后都藏著前沿科技的故事和深耕中國市場的承諾。
全球創新成果共享
縱觀今年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的展品,生命科學、健康醫療與銀發經濟的共振是一大吸睛點。
連續6年參展的愛德華生命科學,將展臺變成了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前沿陣地”,其中,PASCAL Precision系統代表著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突破。記者獲悉,這款產品將為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患者開創治療新格局。
“進博會見證了中國醫療創新生態的蓬勃活力,也見證了愛德華不斷加快全球創新成果在華落地的腳步。”愛德華生命科學日本及亞太地區全球副總裁韋恩·馬科維茨表示,這一首秀展品具備優異的操控性、穩定性以及精確的導航能力,堪稱給心臟“修漏”的精密儀器。隨著該產品在歐美多國獲批上市,進博會的首秀預示著這一生命科技距離中國內地患者又近了一步。
在腫瘤治療領域,瓦里安今年將在進博會期間全球首發“SmART 智能自適應放療解決方案”,重新定義精準治療。“在傳統放療中,醫生往往在治療前期制定固定治療方案,而自適應放療則可動態調整治療方案,應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的腫瘤變化。”瓦里安技術專家解釋,SmART系統可實現三重智能突破:自動探測腫瘤變化、智能觸發方案調整、精準執行治療應對。“這套系統專門針對中國臨床需求設計,讓放療從‘固定方案’邁入‘動態響應’時代。”
無論是心臟瓣膜上的微創突破,還是巨無霸展品的“智能進化”,這些科技普惠的產品,正是進博會推動全球創新成果共享的最佳詮釋。
每一件都有前沿科技
醫療技術讓人想到高精尖,但日常生活里一副眼鏡、一支牙膏,背后也有登上全球頂級期刊雜志的前沿技術。
你聽說過骨再生技術嗎?在赫力昂展臺,即將上演的“兩分鐘實驗”拉滿了期待值:多孔陶瓷片模擬著牙小管暴露的敏感牙齒,將其浸泡在牙膏溶液中,兩分鐘后吹干表面,滴加的有色溶劑竟無法滲透進去——這看似變魔術的現象,正是今年7月登上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的諾華敏仿生材料。赫力昂大中華區產品創新與開發高級總監張歡告訴記者,諾華敏骨再生材料由鈣、磷等天然元素構成,其礦物結構與健康牙齒完全一致,這種仿生礦物質材料遇水后與牙齒緊密結合,就可有效修復暴露的牙小管。
“進博會給赫力昂帶來了寶貴的市場機遇。”赫力昂中國副總裁傅悅信心滿滿,企業在2023年進博會首秀的善存30+、40+營養包,去年的銷量超出預期5倍。正是這樣顯著的“進博效應”,讓赫力昂決定繼續加碼,今年將帶來3款全球首秀新品:金鈣爾奇硫酸氨糖、善存海外PRO進階營養包、善存海外免疫深睡片,其中后兩款產品均將在中國跨境電商渠道首發。
“全勤生”依視路陸遜梯卡今年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剛剛斬獲《時代》雜志年度最佳發明殊榮的Nuance Audio智能助聽眼鏡,它將在進博舞臺上完成中國首秀。
這款厚框眼鏡看似普通,其實鏡腿上內置了微型揚聲器,橫跨視聽兩大感官科技。依視路陸遜梯卡大中華區創新業務總監高鑒介紹,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輕度、中度聽力損失人口分別有11.5億人、2.66億人,中國約有2.5億至3億人存在相關問題。這款產品把專有的開耳式聽力技術融入時尚鏡架,有效消除了配戴傳統助聽器帶來的外觀顧慮和心理障礙。“目前,它已經陸續在歐美國家上市。針對中國消費者的臉型,我們正積極推進亞洲版的設計,并準備產品在國內的醫療器械認證申請和上市,期待盡快把這個產品在中國市場落地。”
第八屆進博會即將開幕,這些展品已經準備好用獨特的方式,向世界講述創新如何改變生活、開放如何鏈接未來,更期待從“進博首秀”到“市場爆品”的關鍵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