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美育甘泉沁潤童心(暖聞熱評)
【關鍵詞】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故事】湖南寧遠縣水市鎮大元自然村,地處湘南九嶷山北麓。201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的周燕和丈夫劉休在這里成立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簡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為青年發展搭臺架梯(現場評論)
從分散在幾間小型辦公室里辦公,到租下整層樓;從幾個人的小團隊,到擁有20多項授權專利、完成多輪融資……2020年創辦以來,朗思科技快速實現了發展蝶變。不久前,這家公司在深圳前海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堅定信心,在唯一正確道路上奮勇前進(人民觀點)
中國的成功經驗就在于,沒有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而是在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具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化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2024打卡中國】穿越時空的對話:外國網紅探索包公故里文化園(組圖) - 國際在線移動版
包公故里文化園大門攝影趙博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石麗敏):9月23日下午,參加2024“打卡中國·古韻潮音——你好,安徽!”唱響合肥·網絡國際傳播活動的外國網紅來到合肥肥東縣,打卡包公故里文化園,感受中國優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時間:09-24 -
匯聚發展動能 增進民生福祉(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
技術人員正在對東帝汶國家電網15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進行高空檢修。希拉里奧攝東帝汶國家電網包考變電站。希拉里奧攝阿聯酋烏姆蓋萬海水淡化項目全景。沙提亞吉攝工作人員正在對阿聯酋烏姆蓋萬海水淡化設備管道系統進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新華鮮報|20年“超”速增長!東盟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題:20年“超”速增長!東盟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新華社記者鄒多為、黃耀滕、齊琪地緣相近,人文相通,中國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一路上揚。如今,品種豐富、價格親民的東南亞榴蓮,在國內就能吃…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4 -
世界制造業大會何以七年持續“圈粉”?
中新網合肥9月23日電(記者趙強張晨翼)9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細數七屆大會,從“頭回客”“回頭客”到“全勤王”,從創新顏值到經濟產值,世界制造業大會“圈粉”實力持續。“頭回客”…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9-24 -
青春華章|外國留學生眼中的中國青年:熱情友好、開放包容、樂于助人 - 中國日報網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他們融入中國的生活,與中國青年一起學習和成長。來華留學生眼中的中國青年是什么樣子?中國日報網采訪了多國來華留學生,一起來看看他們對中國青年的…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09-24 -
國際觀察|標準之墻 規則之鏈 謊言之刃——起底美西方國家“低端鎖定”全球南方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題:標準之墻規則之鏈謊言之刃——起底美西方國家“低端鎖定”全球南方新華社記者闞靜文劉贊陶方偉中國科技企業華為本月發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成為世界各大商業和科技媒體關注的焦點。…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4 -
玉淵譚天丨黎巴嫩爆炸或因以色列無人機電磁攻擊 獨家披露→
就在前兩天,黎巴嫩發生了傳呼機、對講機等通信設備的爆炸事件,造成包括平民甚至兒童在內的多人死亡、受傷,但如此規模的襲擊到底是如何被引爆的?對此,一位黎巴嫩記者向譚主提供了當地網絡安全官員獨家披露的信息…
來源:玉淵譚天 時間:09-24 -
港澳臺和東南亞華文媒體采訪新疆冰川水企業:“做新疆好物的推薦官”
9月23日,“機遇中國·開放新疆”港澳臺和東南亞華文媒體走進烏魯木齊,媒體團分別前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冰川之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國際大巴扎等地開展采訪活動。菲中電視臺記者兼主持人李彥琛第一次…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原創 時間:09-24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一碗面,共享人間煙火
新華社拉薩9月23日電題:一碗面,共享人間煙火新華社記者魏冠宇、舒靜、王明玉藏面、加加面、擔擔面……在西藏,你能吃到許多種面。每碗面里,都有一個故事。藏面的經典套餐中還包括牛肉油餅、雞蛋和甜茶。新華社記…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4 -
天山南北唱新歌:去遠方!看我國最大內陸淡水湖天青水美
金秋時節,我國最大內陸淡水湖——新疆博斯騰湖天青水美,景色宜人。近年來,當地相繼建成博斯騰湖5A級旅游景區的大河口、蓮海世界兩個核心景點,罄玉休閑生態景區、西海桃花生態園3A級旅游景區,孔雀海灘水樂園、白…
來源:新華網 時間:09-24 -
提前20天!霍爾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歐(中亞)班列突破6000列
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陳薔薇報道)9月23日10時,滿載著日用百貨、母嬰用品、電器配件等出口貨物的中歐班列,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出境,奔赴波蘭。這是今年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第6071列中歐(中亞)班列,較…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時間:09-24 -
11175只!大連老鐵山創中國大陸單日遷徙猛禽數量新紀錄
11175只!大連老鐵山創中國大陸單日遷徙猛禽數量新紀錄——我國新晉世界自然遺產地上的奇觀【文化中國行】9月23日,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秋季猛禽監測單日記錄猛禽11175只,是中國大陸秋季…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時間:09-24 -
旅芬大熊貓“華豹”“金寶寶”將于今年年內提前接返回國
中新網9月24日電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芬雙方經友好協商,從優先保障大熊貓健康和福祉的角度出發,共同決定提前將兩只旅芬大熊貓“華豹”“金寶寶”于今年年內接返回國。下一步,雙方將保持…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09-24 -
推動各項民政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權威發布)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9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保障困難群眾基本權益民政部部長陸治原表示,近年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對標對表與敢作善為(人民論壇)
我國橫跨5個時區,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區時成為全國標準時間。依據北京時間,各地聯絡溝通更為順暢,人們生產生活更為有序。對于我們這么大一個黨、這么大一個國家來說,只有各地自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用心用情宣講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9月18日,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集中備課會在這里舉行。“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百姓的幸福夢”……來自天寧區“向日…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參議院主席將訪華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邀請,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參議院主席納爾巴耶娃將于9月25日至28日率團訪華。《人民日報》(2024年09月24日03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伊拉克學生搬進“中國學校”
中國電建承建的伊拉克南部穆薩納省的一所示范學校,已經完工并移交。本報中東中心分社奧馬爾·哈利勒攝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學生們在中企承建的一所示范學校內上課。伊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弘揚絲路精神 推動文化交流
9月20日至22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以下簡稱“敦煌文博會”)在敦煌市舉行。來自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800多名嘉賓圍繞“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中國將釋放更多開放合作紅利(國際論壇·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清晰表明,中國將釋放更多開放合作紅利,持續推動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以…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為中柬務實合作增添新活力
中國和柬埔寨是鐵桿朋友。兩國建交66年來,雙方始終高度互信、平等相待、互利雙贏。近年來,兩國合作建設的白特諾河防洪灌溉工程、桔井大學二期項目、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等一大批民生項目落地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精益求精 持續創新(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穩穩推動操作桿,按動按鈕,拉起集裝箱……走進山東港口青島港碼頭的遠程操控駕駛室,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許振超,正在為遠程操控橋吊的青年工人分享操作要領。“我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人才下沉 科技下鄉(產糧大縣探豐年)
秋分時節,稻浪翻金。車剛停穩,余成平抬腳下車,一頭扎進種糧大戶李德路的稻田。水稻已進入成熟期,余成平還是放心不下。他是安徽省壽縣雙橋鎮農業農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也是科技特派員,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兩新”支持政策全面啟動(政策解讀)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9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兩新”政策落地執行、細化措施、后續安排等情況作了介紹。有力拉動投資增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權威訪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深…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以“基層善治”夯實“中國之治”(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秋風送爽,榧林飄香,澄澈的楓溪江水流過千年古鎮——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萌生于此的“楓橋經驗”歷久彌新。植根基層,深耕基層,“堅持矛盾不上交”是“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歷經歲月的洗…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9-24 -
人民網評:全國耕地面積“三連增”,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9月19日,自然資源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增加1758萬畝,實現連續3年凈增加。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更是端牢中國飯碗的安全…
來源:人民網 時間: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