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運城10月28日電 (李庭耀 楊秀文)秋日時節,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5.1萬畝山楂紅透枝頭,串起一條年產值5.6億元特色產業鏈的同時,也讓更多農戶腰包鼓起來、日子紅火起來。
村民正在采摘山楂。 溫徐旺 攝“以前種山楂,收下來要么低價賣給販子,要么自己做點糖葫蘆,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聞喜縣郭家莊鎮種植戶王建國的話,道出了當地山楂產業曾經的尷尬。20世紀90年代末,當地的雷永宏依托家族技藝,研發出蘸糖山楂片,從一間小作坊開始,逐漸打開市場,“別人跟風做果丹皮,我們得做特色,才能站穩腳”。
在政府土地協調、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下,聞喜山楂產業加速升級。如今,該縣已有16家山楂深加工企業,通過山楂精深加工,帶動全縣1萬余戶果農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解決全縣農村閑散勞動力60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產業鏈越拉越長、越做越實。
產業“紅”起來,農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山楂深加工企業收購山楂,每斤比市場價高一毛到兩毛錢,還保底價,我們種著踏實。”王建國說。
在一家山楂深加工企業生產車間,李娟忙著包裝產品,她說:“在家門口上班,每月有3000元工資,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好很多。”
如今,聞喜縣借山楂做文章,辦采摘園、搞文化節,帶動農家樂生意翻番,讓“山楂紅利”滲進鄉村每個角落。
“下一步,我們要建電商中心,用直播帶貨把‘聞喜山楂’賣向全國。”雷永宏的規劃里藏著產業更旺、農戶更富的期待。
如今,聞喜縣的山楂產業已從丘陵間的零散種植成為年產值5.6億元的產業集群,從單一果制品到“種植、加工、旅游”特色產業鏈,持續“紅”透縣域經濟,溫暖著越來越多農戶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