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9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9日上午舉行2025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國際合作司二級巡視員王濤在會上介紹了中國與一些國家簽署的社保協定情況。2001年以來,我國先后與13個國家簽署了雙邊社會保障協定,德國、韓國、丹麥、芬蘭、加拿大、瑞士、荷蘭、法國、西班牙、盧森堡、日本、塞爾維亞、吉爾吉斯斯坦。
就近期較受關注的中吉社保協定情況,王濤介紹稱,近年來,中吉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走深走實,中吉烏鐵路、別迭里口岸等戰略性大項目快速推進,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拓展。目前,共有85家中資企業在吉投資、9000多名中方人員在吉就業,他們大多在國內已經繳納了相關社會保險,在吉爾吉斯斯坦就業面臨著剛才提到的雙重繳費問題。
中吉社保協定的簽署實施,將切實保障雙方跨國就業人員的權益,有效降低雙方企業在對方國家的經營成本,為中吉務實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對進一步推動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中吉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中吉社保協定的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協定共有25條,核心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個明確”。一是明確雙方豁免險種是養老保險。對中方來說,包括城鎮職工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吉方來說,包括不使用國家預算保障的養老、殘疾和遺屬保險。二是明確雙方互免人群范圍。具體包括雙方在彼此國家工作的派遣人員、自雇人員、航海船舶和航空器上的雇員、國際運輸企業人員、公務人員、外交使團和領事館成員等。三是明確協定的實施方式。雙方主管部門簽署行政協議,確定協定的實施機構,負責處理信息交換、出具參保證明等具體經辦事宜。
為確保中吉社保協定的平穩有序實施,前不久人社部下發通知,明確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多個全國統一的線上服務渠道,查看辦事指南并申請辦理參保證明。人社部也將社保協定的專項宣傳作為“社保服務進萬家”重要內容,向企業群眾解讀協定執行的安排,宣介優化后的參保證明申請和出具流程。
社會保障國際合作交流是利企惠民的好事,有利于推動企業“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促進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下一步,人社部將繼續落實好已生效的社保協定,并積極謀劃與更多的國家,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周邊國家商簽社保協定,進一步降低跨國投資企業的人力成本,保障跨國就業人員的社保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