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11月1日電(林波 孫琳茹)10月30日至31日,浙江省鄉村博物館運營管理培訓班在湖州安吉舉辦。來自該省文物系統、各級博物館及優秀鄉村博物館代表等約16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鄉村博物館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日,浙江省鄉村博物館運營管理培訓班現場。 安吉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十四五”以來,浙江省鄉村博物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上千座鄉村博物館遍布之江大地,共同繪就了一張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浙江鄉村文化地圖”。
面對“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航的歷史交匯點,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成員、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朱海閔表示要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穩固筑牢持續運營之基,積極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確保博物館不僅“開門迎客”,更能“持久生存”;二要著力拓寬共建共享之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館藏資源與創意設計、旅游體驗深度融合;三要自覺融入基層治理之局,使鄉村博物館成為基層治理的“潤滑劑”和“黏合劑”,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講述者、創作者和主理人。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安吉的鄉村博物館正以產業化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宋茗白茶博物館、竹印象博物館、安吉古城遺址博物館等一批特色鮮明、運營高效的鄉村博物館星羅棋布,將地方特產、歷史文脈與旅游體驗深度融合,實現了生態、經濟與社會“三效益”的有機統一。
此次培訓采用“專家授課+案例分享+現場教學”的多元化模式,內容緊扣鄉村博物館發展需求。譬如,浙江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嚴洪明圍繞“鄉村博物館展陳形式設計與低成本創新”展開授課,浙大城市學院教授阮可則探討了“鄉村博物館如何在社會教育與文旅融合中發揮作用”。
隨后,湖州市安吉縣文物局文物科科長林成博、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黨委委員趙志博分別介紹了“區域型博物館總分館制的安吉探索”“以‘村博’之美賦能鄉村振興——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的運營實踐與探索”,展現基層在鄉村博物館建設運營中的創新智慧。
培訓現場,30家鄉村博物館的特色展陳同樣引人注目。安吉文創產品、考古體驗道具、鄉村博物館書籍等兼具文化性與實用性的展品,生動展現了鄉村博物館“小而美、小而特”的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