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1月1日電 (記者 王堅)琳瑯滿目的科技類特色展品、精彩紛呈的科普節目、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以及科研“國家隊”的眾多科技成果1日亮相位于廣州的華南國家植物園,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打卡參觀。
活動現場。王堅 攝當日,中國科學院第八屆科學節2025廣州專場暨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第十一屆名園名花展在此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工作組、植物園科普工作協作組、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以及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聯合主辦,吸引逾40家中國科學院院內外機構參與。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形式新穎多樣,涵蓋了中國科學院第八屆科學節(2025)廣州專場活動、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第十一屆名園名花展、大科學裝置模型展、科學家科普講座、創新展、創工坊以及科學之美活動等多個板塊,通過科學展覽、實景模型、科普報告、科學參觀、科學實踐等形式,讓公眾全方位感受科學魅力。
其中,“創新展”板塊集中展示了各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如單人噴氣飛行背包、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等。通過實物和模型展示,讓公眾親身體驗前沿科技,感受科技改變生活的強大力量。
“創工坊”板塊以科學實踐和科普互動為主,通過新能源實物和模型展示、互動科普游戲,以及“魔術可樂”“大象牙膏”等科學實驗,讓公眾體驗科研工作的有趣一面,激發公眾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第十一屆名園名花展以三角梅為主要展出花卉,以“美麗灣區,科學萬象”為活動主線,以“嶺南大地的熱烈篇章”為藝術展主題,生動呼應“綠色全運”理念。
“科學節不僅是展示科技創新成果的窗口,更是連接科學與公眾的橋梁。”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分黨組副書記任海表示,中國科學院科學節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成為面向社會公眾的大型科學嘉年華活動。本屆活動旨在通過多元化的科普形式,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讓科技創新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
主辦方表示,本屆科學節通過科學展覽、實景模型、科普報告、科學文藝匯演、科學實踐等形式,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活動向全社會全面展示了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創新進展和科技創新成果,描繪了科技造福人類生活的美好愿景,激發了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