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11月1日電 (李晛)指尖在鍵盤上疾舞,政策條文隨口道來,情景模擬中從容破局……2025年遼寧省政務服務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遼陽舉行。
本次大賽由遼寧省總工會、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承辦。經過前期線上選拔,來自全省14個市、沈撫示范區和省(中)直單位的111名業務尖兵從8千余人中脫穎而出,在決賽現場圍繞“12345熱線”與“政務服務窗口”兩大業務賽道展開終極對決。
線上預選:8813名政務服務人員接受業務能力“全面體檢”
本次大賽的線上預選賽于10月13日啟動,采用“隨機組卷、一人一卷”的智能化方式,對全省政務服務隊伍進行了一次公正、全面的能力“體檢”。預選賽覆蓋全省8813名政務服務人員,通過全員參與、全員考核的模式,實現“人人過關、整體提升”目標,確保政務服務人員能以最優專業素養,面向企業與群眾。
圖為活動現場。 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 供圖“線上大考絕非走形式,而是一次真槍實彈的業務檢驗。”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大賽組委會負責人楊松濤介紹,預選賽依托近2000道實操試題組成的專業題庫,內容涵蓋政策法規、業務技能、應急處置等多個維度。大賽設定90分為晉級線,嚴格篩選高水平業務尖兵。
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張加寧表示:“我們要通過這次大賽,推動全省政務服務標準的統一和能力的整體提升。”線上考試期間,各地政務服務中心靈活安排考試時間,確保日常工作“不斷檔”、備賽質量“不打折”。不少考生利用休息時間反復練習,在單位形成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
賽制革新:跳出“紙上談兵”聚焦“實戰演練”
決賽采用“理論知識+實際操作”雙維度考核模式,成績權重為3:7,突出實戰導向。理論考試重點考察選手對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操作則通過擂臺賽、團隊風采展示等環節,全面檢驗選手的現場作業與應急處置能力。
圖為比賽現場。 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 供圖在團隊風采展示環節,來自全省14個市、沈撫示范區和省(中)直單位的37支代表隊同臺競技、各展所長。既有來自基層一線的生動實踐,如沈陽市“盛京夢之隊”的小品《領導干部進熱線》、大連市“海韻匠心隊”的情景劇《指尖的暖流》、鞍山市“鋼都營商服務隊”的《心藥》等節目,也有省直部門的專業展示,如省公安廳“警彩無限”戰隊的情景劇《幸福的守護》、省醫保中心的情景表演《當一切都好》等。這些作品均取材于真實服務案例,生動展現出政務服務的溫度與專業,詮釋了政務服務為民解憂的深刻內涵。
在擂臺賽的風險題環節,題目均來源于真實工單和“高效辦成一件事”辦理等日常服務場景,選手需在90秒至120秒內完成分析判斷并提出解決方案。“我們故意設置了一些模糊條件和復雜情形,就是要考察選手在壓力下的綜合能力。這不僅需要知識儲備,更考驗服務意識和應變能力。”大賽裁判長趙小東表示。
跨省裁判:“第三方視角”立起考評新標尺
本屆大賽的一大突破,在于裁判團隊的組建模式。大賽邀請了來自河北、河南、海南等地的政務服務專家與省內專家共同執裁。“遼寧選手在風采展示環節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服務熱情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省直廳局代表隊的節目,充分展現了各領域政務服務的專業特色和為民情懷。”一位來自海南的裁判在賽后點評中表示。
跨省裁判機制的建立,不僅從多元視角筑牢了賽事公平的“基石”,更打破了地域壁壘,將其他地區的先進服務理念與科學考核標準引入賽事,為政務服務能力的迭代升級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標尺。
在團隊風采展示環節,裁判組更加注重節目的創新性、實用性以及選手的服務意識與溝通技巧,而不僅僅是流程規范性。大賽組委會負責人楊松濤表示,這種開放式考評將成為常態,“通過引進外部視角,幫助我們打破思維定式,推動政務服務向更高標準看齊。”
典型引領:實現政務服務再優化再升級
經過激烈角逐,大賽評選出個人與團隊多項大獎。這些獲獎選手在業務能力、服務意識和綜合素質方面表現突出,展現出新時代政務服務人員的新形象。
圖為頒獎會現場。 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 供圖頒獎典禮上,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大賽不僅是一次技能比拼,更是推動全省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優”,有力推動全省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易辦、快辦”轉變,積極響應省委“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號召,助力政府數字化改革、賦能政府治理創新,讓企業群眾辦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未來,遼寧省政務服務系統將持續深化以賽育人、以練促干的長效機制,著力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政務服務人才,以更優服務效能、更強隊伍支撐,為遼寧“率先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注入源源不斷的政務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