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5日公開發布7件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保健品、牛肉、中藥等。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相關負責人稱,將持續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力度。
此次發布的案例顯示,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全鏈條懲治。比如“何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假冒注冊商標案”,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發現上游犯罪線索,及時引導公安機關追查原料供應商、包材生產人員、物流發貨人員、下游批發商、零售商等。公安機關對以何某為首的制假團伙刑事立案,共計抓獲涉案人員20余人。
最高檢指出,對鏈條長、人員多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檢察機關要協同公安機關開展全環節懲處,從源頭上鏟除犯罪。檢察機關還應及時引導公安機關全面收集原料供應量、生產記錄、物流發貨及銷售記錄等關鍵證據,準確認定犯罪金額,實現罰當其罪。
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1025件1693人,起訴3762件7316人;批準逮捕危害藥品安全犯罪279件443人,起訴1354件2668人。
此次發布的案例中,有的不法分子收購、加工、銷售病牛牟利,26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拘役一個月不等。有的不法分子向壓片糖果非法添加壯陽原料,通過網絡隱秘銷售,11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個月不等。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還將深挖上下游產業鏈,堅決摧毀犯罪網絡,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行刑銜接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