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1月16日電 (記者 鐘旖)記者16日從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成果新聞發布會獲悉,本次大會集中引進碩士博士優秀人才3944名、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11月15日至16日,以“才聚新重慶·共創新未來”為主題的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當地舉行。作為集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智慧碰撞于一體的國際交流平臺,大會圍繞“會議、賽事、引才”結出累累碩果。
重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主持日常工作)陳英介紹,大會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社會化”理念,發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著眼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需要,聯動舉辦“會議、引才”等主體活動12場、創業大賽等配套活動22場,提速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重慶“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勢蓄能。
創新人才集聚方面,大會堅持“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校企、區企”聯動引才,成功舉辦引才對接會、成果對接會等系列專場活動,集中引進碩士博士優秀人才3944名。其中,新能源汽車、先進材料、生命健康等科技和產業重點領域占比達71.8%,博士、博士后等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84名,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新生力量。
創新項目方面,大會建立人才產業“雙招雙引”機制,聯動區縣園區、開放平臺、創新基地深度對接,簽約落地人才項目260個。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興渝杯”國際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等賽事活動,吸引2161個人才團隊攜技術、帶項目同臺競技,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73個,新型超精密智能化激光工業母機技術產業化等一批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落地。這些項目或集聚領軍人才,或擁有核心技術,或配置創投資本,都將成為撬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增量”。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禮國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全力推動引進人才、簽約項目、重大平臺等各項成果轉化落地,持續升級人才政策、優化發展平臺、完善創新生態、健全服務機制,以更優的“梧桐樹”引來更多的“金鳳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