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妍

竹林關鎮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堅持在特色和品質上精耕細作。圖為南院村將閑置農房改造成農家樂,并打造戶外休閑小公園,吸引游客,增加群眾收入。
金秋時節,驅車駛出竹林關高速路口,映入眼簾的便是江北大道黝黑的柏油路,平坦整潔的道路連通著一排排易地搬遷安置居民樓,沿街門店鱗次櫛比,健身公園里綠樹成蔭、景致宜人,銀花河休閑步道上隨處可見散步健身的群眾。丹鳳縣竹林關鎮青山疊翠,流水潺潺……一幅安居樂業、祥和美好的生活圖景徐徐鋪展。
近年來,竹林關鎮立足本地實際,創新探索“產業精準培育、政務暖心服務、生態宜居共建”發展路徑,不僅顯著改善了鄉村面貌,更將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轉化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依托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竹林關鎮摒棄“貪大求新”,堅持在特色和品質上精耕細作。田間地頭,綠色生態的香菇種植、牛羊養殖等特色農業持續提質增效,農產品價值穩步提升。王塬村建在家門口的農產品網銷直播中心,有效拓寬了菌菇、掛面、燒酒、蜂蜜等山貨“出山進城”的渠道。綠水青山間,桃花谷景區游人如織,桃源里民宿備受青睞,蓬勃發展的鄉村文化旅游與康養產業帶火了小鎮人氣。傳統竹編、木器等手工藝在傳承中煥發新生,成為帶動增收的特色產品。鎮黨委、政府積極搭建平臺,通過招商引資座談會等形式,干部主動上門對接企業需求,一批商貿、旅游、康養等項目相繼落地生根,特色產業體系日益壯大,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竹林關鎮始終將企業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落到實處。鎮便民服務中心推行“一窗通辦”,高效便捷的服務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辦成事”,“不見面審批”成為常態。建立干部常態化聯系企業機制,深入廠房車間一線,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招工難、融資緊等實際困難。涉企政策宣傳解讀清晰到位,確保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專門成立的涉企糾紛調解隊伍,依法公正調處矛盾,維護各方權益。干部作風務實下沉,有效消除了企業顧慮。小微企業在帶動群眾增收中成長,新項目也在安心環境中擴大生產。企業經營者們紛紛表示,在竹林關投資興業,感受到的是“安心、順心”。
如今,“好環境就是發展軟實力”已成為竹林關干部群眾的共識。竹林關鎮黨委、政府帶領群眾持續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昔日的泥濘土路被寬闊平整的水泥路取代,直通院落;生活污水經排污管網有序收集處理,溪流重現清澈;農房院落統一規劃修整,菜園花園布局有序,呈現整潔美觀的鄉村風貌。一年一度的桃花節辦得紅火熱鬧,成為展示竹林關鄉村振興新圖景的窗口。
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吸引了游客體驗民宿、感受鄉愁,也激發了本地村民開辦農家樂的熱情,有效帶動了增收致富。村莊變美了,人心更齊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看好鄉村前景的企業也紛至沓來。綠水青山間的美好環境,正持續轉化為竹林關人增收致富、安居樂業的幸福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