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賈菁宜)初秋時節,洛南縣古城鎮柏庵村村口的“秦嶺古柏王”愈發蒼翠。這棵歷經5000年風霜的古樹,如今不僅有實時監控、氣象監測等科技守護,更有紀檢監察機關全程監督護航。
古樹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洛南縣紀委監委將其納入生態環保專項監督清單,組建“室組地”聯合督查組,建立“常態化督查+動態化跟進”工作機制,緊盯責任落實全鏈條強化監督。
督查組通過查閱臺賬、實地核查、約談訪談等方式,重點監督職能部門是否落實“四級”保護體系和“三書三長三員”責任機制,“一樹一檔”“一樹一策”等措施是否精準。針對前期排查發現的部分古樹保護標志不規范、巡護記錄不完整等問題,現場向縣林業局、古城鎮等責任單位反饋,制發《監督提示函》3份,督促限期整改。同時,依托全國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對11棵重點古樹的視頻監控運行情況進行抽查,確?!凹挤?人防”措施剛性執行。
“現在保護設施完善了,巡護責任明確了,村民護樹意識也強了。”古城鎮柏庵村黨支部書記張娟坦言。在紀檢監察機關的推動下,洛南縣進一步細化古樹名木保護考核指標,將整改成效與干部履職評價直接掛鉤,對147棵散生古樹和6個古樹群的生態環境恢復工作開展“回頭看”,推動清理樹體纏繞物、擴建保護圍欄等整改措施全部落地。全縣12357棵古樹群已經全部錄入全國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頁山中華古柏保護中心正式運行,實現“每日巡護、實時監測、及時服務”的全鏈條管護模式。
為牢牢守住守好生態底線,縣紀委監委督促執法部門加大對各類涉林案件的打擊力度,暢通監督舉報渠道,與公安、環保、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機制,立案查處涉林違紀違法問題59件,黨紀政務處分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