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詹小慶)“有了固定的攤位,不用東奔西跑,下雨也不怕淋著,心里踏實多了。”“設置便民攤位以后,我們出攤方便,街道更整齊,周邊居民也舒心了。”近日,談起便民攤位的新變化,山陽縣城區賣菜的攤主們臉上洋溢著笑容。
隨著“地攤經濟”的快速發展,便民攤位已成為小城市“煙火氣”的生動注腳,同時也給城區治理帶來一定挑戰。今年以來,山陽縣紀委監委將治理“亂擺攤”問題列入為民辦實事內容,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合理疏導、科學管理,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能設盡設”的原則,讓流動商販安心“安家”,既維護市容秩序,也守住城市“煙火氣”。
據了解,山陽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學校、超市、廣場周邊流動攤販違規占道經營、亂堆亂放、噪聲擾民等問題群眾反映較為集中,已成為影響居民生活與城市形象的突出痛點。每日晚間,大量流動攤販聚集在步行街附近違規擺攤,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盡管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勸導,但效果始終不理想。
為推動問題有效解決,山陽縣紀委監委主動介入,督促縣城管局、市監局、交警大隊、城關街道辦及相關社區協同聯動,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各責任單位依據職能細化措施,重點整治流動攤販占道經營、交通阻塞等問題,推動實現文明經營、還路于民。結合道路條件、交通流量與周邊環境,縣城管局等職能部門在不影響交通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科學劃定臨時攤位區域,明確經營位置、范圍與時段,統一施劃攤位界限,確保攤點擺放整齊、管理有序。
在解決“有地方擺”的基礎上,縣城管局牽頭制定了城區攤點管理規范等相關制度,明確經營時間、區域和類別,引導攤販加強自我管理,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責任。同時,采取隨機抽查、鼓勵群眾隨手拍等方式,對攤位區域實施全方位、高頻率監管,并通過走訪攤主、設置意見箱、開通監督舉報電話等途徑,廣泛收集攤位管理和服務保障方面的問題,確保便民攤位設置合理、管理到位。
“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將持續發力,從一個個‘小切口’著手,不斷深化‘群眾點題’監督,用看得見的民生實事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讓群眾的幸福生活真正可感可及。”山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