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郭乾琪)今年以來,商州區落實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聚焦企業全周期服務需求,系統推進調研、宣講、協調、落實、評價“五位一體”服務新機制,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建立“信息對稱”的決策機制。整合區科工信局、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力量,吸納義務監督員、政協委員及企業代表深入政務部門與重點企業“入企聽訴”。目前,累計收集行政審批、要素保障等問題與建議120余條,實現了從“被動接收”到“主動探求”的轉變,為精準施策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通“直達快享”的輸送通道。精準分析企業政策需求,舉辦專題宣講暨企業座談會,圍繞資金支持、“陜企通”平臺應用、勞動用工、減稅降費、融資信貸等政策進行權威解讀與現場答疑,確保惠企政策精準推送、高效兌現,徹底打通政策入企“最后一公里”。
構建“包抓聯動”的紓困模式。統籌協調推進“三進一解一優”“雙包一解”“聯企監督”“聯企法援”等服務活動,依托“陜企通”平臺等多元化渠道,搭建起政府部門與企業間的“點對點”交流平臺。目前,已集中攻克了項目用地、企業融資等30余個難題。
強化“管理+警示”的剛性約束。對收集問題納入“清單化管理、銷號制落實”體系,各責任部門逐一落實企業訴求,實現企業可享受政策100%落實、企業反映問題100%處置。重點督查清單落實情況,提煉典型案例,發揮宣傳與警示雙重作用,構建起“問題導向+深化落實+督察檢查+案例警示”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
樹立“服務提升”的評價導向。將評價環節深度嵌入服務全過程,真實反映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與服務短板,形成了一套“在調研體驗中揭示問題+在問題反饋中驅動改進”的系統性實效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