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功鋪公園里人們在休閑娛樂
小區綜合整治后的縣城全貌
盛夏的清晨,陽光為鎮安縣黃金小區的月季花瓣鑲上金邊。幾個居民牽著孩子,漫步在嶄新的步道上。這溫馨一幕,是鎮安縣飽蘸民生情懷,在縣城肌理上繪就溫暖畫卷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鎮安縣以“四好”城市建設、城市更新為主線,補齊縣城建設短板弱項,實現了小區變美、河水變清、公園變多、道路變寬等多個由外到內的大“變臉”。
位于鎮安縣城中心位置的黃金小區,是鎮安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典型代表”。該小區自1993年建設,至今30多年。小區在沒有改造之前,防洪渠又亂又臟,包括院子里也是雜亂不堪。
通過改造,黃金小區拆除了違法違規建筑,安裝了充電樁,更換了老舊門窗,對房頂進行了防水處理。院子環境好了,樓梯也整齊了,大家也不亂放東西了,居住環境好了很多。
對此,居民戴女士深有感觸:“我們原來是臟亂差,現在是舊貌換新顏。給我們弄了花花草草,院子也干凈了,確實不錯。”
小區環境綜合整治,變的是環境,暖的是人心。據了解,自我市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鎮安縣拆除飄窗、防護欄、花架、柴棚違法搭建等14126處,清理小區垃圾1216噸,恢復花園26個,硬化院落1.3萬平方米,新增、劃定停車位6046個,安裝充電樁468個,安裝門禁系統100處,配備滅火器256個,200個小區已全面落實“4+7”機制。
雨污管網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隨著城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工程二期項目的交付使用,鎮安縣初步實現污水管網主城區全覆蓋。
在市民樊達鵬的印象中,以前縣城的道路和管網老化,經常導致交通堵塞、排水不暢。尤其一遇到雨季,非常擔心發生內澇。現在不一樣了,路上不見臭水溝,河水也變清澈了。
鎮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邢顯民介紹:“2021年以來,新建污水管網31.8公里、雨水管網8.2公里、排洪箱涵4.6公里,解決了城區污水主管網滲漏、堵塞等問題。”
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改的是城市排水系統,提升的是城市品質和居住環境。隨著項目持續實施,鎮安縣以污水收集管網為脈絡,結合居民小區環境整治,全面推進縣城192個小區3293戶自建房雨污分流改造,將實現生活污水收集全覆蓋、無死角,使城區2.5萬多戶8萬多人生活更幸福、更舒適。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城市文明的具體體現。表功鋪公園作為東門戶區改造升級的關鍵工程,備受矚目。公園于2024年夏季建成開放以來,為居民增添了許多快樂。
居民李婷說:“這里曾是一片荒草灘,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我們休閑娛樂的公園,也成了我跑步鍛煉的寶地。”
同樣對公園大加贊賞的居民劉寧說:“現在這里不僅環境變好,還配備了很多‘高科技’,你看我的手機在這還能充電,太方便了。”
城市公園建設,改變的是公園環境,改善的是休閑娛樂方式。近年來,鎮安縣持續加大對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廢棄地的“微改造”,先后改造新建主題公園、口袋公園26個,不斷刷新城市顏值,初步形成5分鐘健身圈、10分鐘公園圈、15分鐘便民圈。
除此之外,眾多看得見觸得到的城市微“變臉”,就像一份溫暖的大禮包,讓“民生愿景”變成了“幸福實景”,一盞盞帶著“來安去安 小城鎮安”字樣的新路燈、規范擺設的夜市攤點讓鎮安夜景變美的同時增添了人間煙火氣。
如今,走進鎮安縣城,建筑錯落有致、道路寬敞整潔、公園景色宜人,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一幅天藍、水清、地綠、宜居的生態城市美好畫卷,正在鎮安這片沃土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