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0月13日電 題:“優秀建設者”王毅然:以技術驅動創新,以責任引領發展
中新網記者 郭軍
廣東省委、省政府近日公開表彰100名“廣東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源股份”)聯合創始人、董事王毅然在列。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公司全體同仁堅守實業、創新奮進的集體認可,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從電子信息行業起步,20年來,王毅然帶領企業從不足百人的初創團隊,成長為中國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行業的龍頭企業。“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的十二字精神早已融入企業的基因,“我們始終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持黨建引領與合規經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王毅然說。
“只有技術自立自強,才能在競爭中把握主動權。”作為公司技術領頭人,王毅然主導構建了覆蓋視覺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的技術研發體系。“從實驗室到量產,我們構建了‘預研一代、開發一代、銷售一代’的滾動研發機制,并持續推動數字化變革,確保企業創新鏈條的高效運轉。”他透露,公司目前研發經費年均投入占比約7%。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授權專利超11000件,匯聚了上百位專業博士與資深專家。
視源股份智能制造基地產線機械臂正在生產板卡。受訪者 供圖他特別提到“全域按壓觸控板技術”的研發歷程。這項歷時多年攻克的技術成果,顯著改善絕大部分Windows筆記本中機械式觸控板交互體驗,將助力公司在計算設備領域打造具有技術領先性、功能差異化的產品,建立全新的觸覺體驗標準。
回首創業經歷,王毅然坦言,團隊早期也曾面臨資源匱乏的困境。“被代工廠拒單,團隊只能親手搭建產線,焊接器件,通宵趕工成為常態。但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仍堅持將研發投入置于首位,集中力量攻克核心部件的技術難題。”
多年以后,團隊在核心部件領域取得突破。王毅然敏銳意識到,若要創造更大價值,必須更直接地洞察并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于是,我們創立了希沃(seewo)、MAXHUB等自主品牌,進軍教育信息化與企業服務市場。”這一轉型打通了從技術到應用的閉環,使視源股份從“幕后”的技術供應商成長為“臺前”的行業賦能者。
在137屆廣交會上,一名海外客商正在體驗視源股份的交互智能產品。受訪者 供圖2023年10月,視源股份推出的自研“希沃教學大模型”引發廣泛關注。“這一技術旨在通過AI實現教育資源的普惠共享。”王毅然介紹說。他以云南省蘭坪縣民族中學為例:過去,教師需輪流巡班觀察課堂,如今通過AI智能反饋系統,教師在手機端即可實時獲取課堂評價與學生狀態分析。截至今年6月,該系統已在全國建成19個重點應用示范區,覆蓋3000所學校,生成36萬份課堂智能反饋報告。此外,該系統的“AI備課”功能為教師節省了大量時間,課件生成效率提升近70%。“我們希望通過技術縮小城鄉教師能力差距,讓優質教育資源真正下沉到每一間教室。”王毅然說。
視源股份今年上半年MAXHUB海外自有品牌收入同比增長近60%,產品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將其歸功于“本土化+場景化”雙輪驅動策略。他分享了在印尼市場的經驗:針對當地穆斯林文化需求,團隊不僅完成阿拉伯文字系統的100%覆蓋,確保產品能夠無縫融入當地教育體系,還通過現場演示產品耐久性打消用戶疑慮。王毅然稱,中國企業全球化不僅是商業擴張,更是文明對話。“我們與微軟、Zoom等國際企業建立生態合作,將技術標準與當地需求對接,共同推出符合當地需求的產品。”
作為大灣區企業,視源股份的發展深深扎根于廣州。王毅然認為,廣州的務實開放與珠三角完善的產業鏈為企業提供了獨特養分。“研發在廣州、制造在珠三角、市場面向全球”的協同機制,使企業能夠快速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
在王毅然眼中,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艱苦奮斗、擁抱變革、利他共贏”。“企業的成功不僅在于經濟效益,更在于需要有家國情懷。”他表示,視源股份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通過教育公益、技術賦能踐行社會責任。
“我們通過希沃杏壇計劃已在全國培養了1676位杏壇導師,帶動超20萬教師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他表示,未來,企業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在穩定就業、綠色發展和公益慈善等方面體現擔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