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0月14日電 (付敬懿)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湖南省中醫藥資源種類達4667種,居中國前列、中部第一,已印發《湖南省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中醫藥產業的全鏈協同、融合創新、政策集成,錨定“2030年中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目標。
湖南省人民政府14日舉行《湖南省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通報湖南中醫藥產業發展基本情況,并重點介紹舉措相關亮點。
《湖南省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 付敬懿 攝作為中醫藥資源大省,截至2024年底,湖南中藥材種植面積493萬畝,中醫藥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500億元,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企業近3萬家。今年7月,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正式落戶湖南,拓寬中醫藥發展領域。
此次《若干措施》聚焦全鏈協同,構建“從田間到臨床”的完整生態。圍繞中醫藥“種業—種植—制造—流通—應用—融合”全鏈條,前端抓種業、中端提質量、后端強應用,通過建設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和良種繁育基地、推動中藥飲片數字化加工、建設智能工廠、支持交易市場升級、加強省產中藥采購等,分環節“補短板”。
專業客商在湖南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參觀(資料圖)。 付敬懿 攝《若干措施》聚焦融合創新,拓展“中醫藥+”的增值空間。支持開發藥膳、藥妝、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大健康產品,以黃精、玉竹、百合、茯苓等藥食同源物質為原料的健康產品開發更加豐富多樣。同時,打造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康養旅游基地、特色街區等新場景,發展“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等新業態,拓展產業發展的邊界和價值空間。
《若干措施》還聚焦政策集成,整合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多維度支持政策,形成“一個文件管到底、多方聯動一起干”的工作格局。在資金支持方面,統籌政府投資基金,落實稅收優惠,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在要素保障方面,優先保障產業用地,推動人才柔性流動;在機制建設方面,健全省市縣三級協同推進機制,確保政策可操作、能見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