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據商務部消息,10月29日,商務部等5部門辦公廳印發《城市商業提質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構建以全國示范步行街(商圈)為引領、特色商業街區為支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基礎,布局合理、設施齊全、業態豐富、供給優質、安全便利的城市商業體系,激發城市商業發展內生動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出,強化財政支持。支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統籌使用中央財政資金,推動城市商貿流通企業開展運營和服務設施設備改造,豐富門店網點布局。根據商貿流通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落實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誠信納稅、合規經營,支持城市商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地產項目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為城市商業提質提供長效融資支持。
同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商務部流通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張祥介紹,《方案》明確了七個方面21條主要任務。一是完善網絡布局。推動步行街(商圈)設施改造和業態升級,創新發展特色商業街區,擴圍升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二是推動業態升級。面向不同層級領域消費需求,培育品質業態、布局專業業態、加強保障業態,促進線下線上融合發展。三是豐富優質供給。擴大國際精品、國貨潮品、外貿優品等多元化商品供給,深化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推動高品質商品和高質量服務融合互促。四是強化運行保障。加強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和商務領域“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二手商品流通渠道。五是優化空間利用。“一店一策”開展存量商業設施改造,鼓勵多元業態創新,強化新興技術賦能。六是完善發展規劃。結合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科學規劃布局城市商業網點,動態優化商業設施供給。七是健全管理體制。加強商圈等新興領域黨的建設,加強多部門協調聯動,加大工作指導力度、推動形成政策合力。
《方案》提出,支持“商業+旅游”“商業+文化”融合發展,引導城市商業設施與旅游景點、歷史建筑、演藝場館等協同聯動。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二級巡視員趙建軍表示,當前,文化、旅游與商業等領域的融合日益廣泛,“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催生出更多廣受歡迎的新業態、新場景。文商旅融合發展已成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趙建軍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在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方面的具體措施:一是推動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二是推動文商旅融合載體煥新;三是支持文商旅業態創新。
《方案》提出動態優化城市商業設施供給。對此,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李亮表示,為解決商業用房空置率較高等問題,自然資源部積極研究出臺相關規劃、土地政策措施,支持地方盤活存量商業用房,促進實體商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李亮介紹了盤活存量商業用房用地,促進實體商業發展的政策舉措。其中提到,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允許試點城市優化存量商業土地利用,并明確允許按新規劃用途自行改造或聯合改造、支持低效商業用地轉型等具體舉措,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和用途合理轉換。
“城市商業是城市發展水平和經濟活力的具體體現。”張祥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公共服務、規范市場秩序,統籌運用相關資金和政策工具加強對城市商業體系建設支持,為《方案》落地落細提供堅實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