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11月4日,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穩步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5936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6%。其中,出口26015億元,增長14.4%;進口33347.2億元,增長2.8%;服務貿易逆差7332.2億元,同比減少2382.4億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在出口的強勁拉動下實現穩定增長,結構優化趨勢明顯。其中,出口高速增長是服務貿易逆差大幅收窄的根本原因,這種“強出口、弱進口”的格局,反映出國內服務業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國內服務消費的相對疲軟。
知識密集型服務是我國服務貿易的主力軍。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2705.9億元,增長6.4%。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3177.6億元,增長9.2%;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9528.3億元,增長2.8%;順差3649.3億元,比上年同期擴大857.3億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在專業服務領域的國際認可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技術服務、知識產權等領域“出海”能力增強,涵蓋研發設計、法律咨詢、檢驗檢測等在內的高端專業服務出口額穩步增長,進一步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順差。
“前三季度,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增長快速,占服務出口的比重超五成。”陳建偉表示,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在全球數字經濟和高技術服務領域的持續投入與競爭力提升,“中國智造”和“中國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對外輸出。
今年以來,旅行服務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數據顯示,旅行服務出口增長最快。前三季度,旅行服務進出口達16372.5億元,增長8.8%。其中,出口增長54.4%,進口增長2.7%。
陳建偉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持續推出入境便利化政策,如對多國實施免簽政策、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支付便利化措施等,極大地促進了外國人來華。鑒于全球商務和旅行活動仍在恢復,且利好政策效應將繼續釋放,預計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旅行服務出口仍將保持高增長態勢,但基數抬高后增速將逐步放緩。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稅收數據顯示,相關政策措施實施以來,辦理離境退稅人數明顯增加,退稅金額顯著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辦理離境退稅境外旅客人數同比增長229.8%,退稅金額同比增長97.4%。
談及如何讓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宋思源認為,未來,還需在政策落實、產業支撐、國際合作等方面綜合推進,持續提升服務貿易全球競爭力。
具體來看,第一,強化政策賦能,推動重點領域出口提質增效。加快便利化措施落地實施,支持企業開展跨境研發,加速知識產權轉化,破解企業“輕資產融資難”問題,放大知識密集型服務順差優勢。第二,強化服務貿易產業支撐,推動服務貿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攻關,增強服務貿易核心競爭力。同時,重視國內產業統籌布局,建立梯度轉移機制,綜合提升各地區服務出口能力。第三,深化國際合作,強化互認體系建設,完善跨國檢驗檢測資質互認等機制。針對相關國家服務需求,實施重點領域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