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云南怒江11月8日電 題:臺商臺青走進怒江大峽谷 看產業勃興促云臺交流合作
作者 陳靜
“怒山高高雪嶺寒,怒江滔滔滄河瀾。”來自臺灣桃園的青年柯順泉在云南省怒江州老姆登村唱起了小時候聽過的《怒江春暖》。尋著記憶中的歌聲,他來到外公外婆的故鄉——怒江。
11月5日至8日,由中共云南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中共怒江州委統戰部(中共怒江州委臺灣工作辦公室)主辦的第十三屆云臺會系列活動——“臺商臺青助力鄉村振興怒江行”投資考察走進怒江州瀘水市、福貢縣,20余位臺商臺青沿途看產業發展、文旅融合,促進云臺交流與合作。
產業勃興,怒江大峽谷舊貌換新顏
沿怒江州美麗公路向北,奔騰不息的怒江和高聳入云的碧羅雪山、高黎貢山組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卷。臺商臺青首站來到了怒江減貧交流中心,感受“直過民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未經民主改革,由原始社會末期跨越幾種社會形態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地區“一步跨千年”的減貧奇跡,了解怒江鄉村振興的發展熱潮。
11月5日,臺商臺青參觀怒江減貧交流中心。陳靜 攝中共云南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鄧恒源在臺商投資考察暨怒臺青年交流座談會上表示,省委臺辦將與怒江州委州政府密切配合,共謀怒江發展、共促怒臺合作。希望廣大臺胞臺商多到怒江參訪考察,在特色農業、綠色產業、文旅戶外等領域投資興業,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書寫個人和企業的華麗篇章。
怒江州政府副州長封玉花表示,臺企、臺青在現代農業、文創設計、低碳技術、文旅運營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理念。而怒江則擁有亟待開發的資源、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政策支持的沃土,這既是優勢互補的契合,更是同胞同心的機遇,熱忱歡迎臺商臺青到此創新創業,共享發展機遇。
隨后,臺商臺青一行先后來到瀘水市六庫街道陽坡村,開展“文旅戶外產業”專場對接活動;走進大練地街道和諧社區,了解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探訪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了解當地草果、咖啡、蜂蜜等農產品特點;前往福貢縣拉甲木底滬滇協作產業園,體驗草果香水、品嘗怒江茶葉……各類產業蓬勃發展,怒江大峽谷迸發滿滿活力。
文旅融合,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在瀘水市陽坡農文旅融合示范村,《芥子茶館》的傳統烤茶引起了臺商臺青的興趣。老板娘馬秋月將茶葉投入陶罐中烤至焦黃,與鹽巴一起倒入沸水中熬煮,制成的茶水咸香交織、解乏暖心。
11月6日,臺商臺青體驗烤茶。陳靜 攝天福集團昆明茶廠廠長黃健對烤茶興趣濃厚,用手機記錄下制作過程,并親自體驗了烤茶、煮茶,他向馬秋月發出邀請:有機會請你到昆明表演烤茶!馬秋月得知喝茶的是臺灣同胞,高興地說,“我家也有親戚在臺灣,今天的茶水我請客!歡迎臺灣同胞來怒江!”現場歡笑聲一片,與茶香交織升騰。
“哦得得,哦得得,哦得得呀哦得得……”臺商臺青來到“云端村落”老姆登村的“小慧傳習館”,怒族音樂人江曉春和傈僳族妻子張曉慧唱起怒族傳統民歌《哦得得》,與臺胞手拉手跳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怒族達比亞舞,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臺中市小學音樂老師李顏如此行收獲滿滿。“上次來云南還是12年前,帶著父母到大理、麗江旅游,這是第一次來到怒江。”她說,十多年過去,云南已大變樣,鐵路通達多地、鄉村交通便捷、民眾生活富足?!拔野颜掌蟼鞯缴缃黄脚_后,很多朋友咨詢這是哪里,也很想來。以后我也會找機會多來云南走走看看。”
血脈相連,云臺同胞共唱一首歌
與多位“首來族”不同,臺青柯順泉已是第六次來到怒江。
“我的外婆是怒江知子羅的傈僳族,小時候就吃她做的手抓飯、聽外公外婆彈奏傈僳族傳統樂器‘期奔’琴?!笨马樔f,2023年他首次來到怒江尋根,踏訪怒江東岸、西岸,報名百姓大舞臺登臺演唱,走進外公外婆的老家——知子羅,熱淚盈眶。
10月7日,臺商臺青在怒江老姆登村小慧傳習館聆聽民族音樂表演。陳靜 攝50多年前,臺灣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怒江春暖》講述了發生在云南怒江的故事。如今,柯順泉終于回到故土,體驗劇情和歌曲中描述的“怒山高高雪嶺寒,怒江滔滔滄河瀾,花香鳥語滿山崗”。他說,“我想帶更多臺灣朋友到怒江參加闊時節,體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p>
質世代(云南)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文旅小院項目經理洪獻淵在參訪過程中發現了兩岸民族文化的共通之處。參觀完知子羅民族博物館后,洪獻淵說,臺灣泰雅人、阿美人與怒族服飾有許多相似之處,泰雅人、賽德克人與怒江獨龍族同樣有紋面習俗?!拔覀兊奈幕怯袦Y源和聯結的?!彼f。
臨別之際,臺商臺青依依不舍,與怒江同胞共同唱起了《我們都是一家人》:“我的家鄉在娜魯灣,你的家鄉在娜魯灣。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悠揚的歌聲在怒江大峽谷久久回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