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查 妍)9月19日晚,千架無人機以天為幕,在丹鳳縣城上空變幻出“鳳凰展翅、全民健身、宇宙星辰”等絢麗畫面,一場“飛躍秦嶺逐夢丹鳳”的燈光秀,生動演繹著這座秦嶺小城擁抱低空經濟的創新實踐。
從田間地頭到綠水青山,從高壓輸電網到通用航空樞紐,丹鳳縣正以無人機為翼,躍升為全省低空經濟的創新高地。植保無人機8分鐘完成5畝地農藥噴灑,效率達人工20倍;森林防火無人機擔當“千里眼”,電力巡檢無人機化身“偵察員”……這些“云端”場景已成為丹鳳的新日常。
作為商洛市唯一的通用航空樞紐,丹鳳通用機場自2017年投用以來,已累計保障飛行超4.6萬架次,2024年飛行時長同比增長51.2%。這里不僅吸引了10余家航空企業駐場,開展飛行培訓、低空旅游等業務,更連續承辦3屆全國航空模型公開賽等大型賽事。
在距機場不到3公里的智能制造產業園內,陜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正忙碌運轉。這家本土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獲得60余項國家專利,年產小型無人機5萬架、中型無人機5000架、大型無人機2500架,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遙感監測、橋梁檢測等領域,更參與制定了國家無人機識別碼標準。
“過去人工打藥需一周,現在一天就能搞定,成本降了近六成!”陜西天宇潤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勇的感慨,印證了低空經濟對傳統產業的賦能效應。2024年,丹鳳縣低空旅游營收突破2300萬元,帶動沿線餐飲、住宿增長35%。今年第一季度,低空經濟吸引旅游人數249萬人次,實現旅游花費15.19億元。
近日,丹鳳出臺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丹鳳正從“單點突破”邁向“生態閉環”,低空經濟不僅是新增長極,更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中方案”。
未來,丹鳳將加快布局低空基礎試驗應用設施,搭建低空全域感知網,打造集研發、制造、應用于一體的無人機產業園,以中天禹辰為標桿,構建“低空經濟創新走廊”,為全省低空經濟發展貢獻獨特的“丹鳳經驗”。這片秦嶺腹地,正以科技之翼翱翔于低空經濟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