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在重大項目、重點產業等領域組織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持續深化產改工作,開展職工(農民工)素能提升技術培訓,推薦申報企業職工創新成果和創新項目,加強協作、強化政策護航,暢通產業工人就業“快車道”,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穩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分批次組織一線職工和勞模工匠開展療休養,在農業、工業、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推選出6名匠心典范和一線職工勞模,開展先進事跡專訪,線上線下宣講勞模工匠先進事跡,弘揚正能量?;I措資金5.05萬元走訪慰問全縣各級勞模。動員發放福利時,消費幫扶產品的采購金額達到當年慰問品金額的15%以上,鼓勵各級工會組織為職工辦理“旅游年卡”,助力職工擴大消費。把資源和經費向基層傾斜,持續推動“職工書屋”“司機之家”等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持續做好職工之家APP會員入庫轉會、服務陣地采集上圖和互助保障線上辦理。依托一站式服務大廳和就業服務站,探索實踐“零工驛站+工會驛站”模式,為新就業形態群體及零工搭建就業服務平臺、提供暖心服務。全力做好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體檢”、新業態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普法宣傳、農民工欠薪等維權維穩工作。
商南縣先后制定印發《“商南技工”勞務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商南茶農”勞務品牌建設工作要點》等文件,建立縣、鎮、村三級聯動機制,推行10名科級干部包抓鎮(街道)責任制,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建成覆蓋5萬人的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和185家企業用工需求臺賬,聚焦汽車制造、家政服務、生態康養等市內重點產業,動態分析崗位缺口,為靶向培訓提供數據支撐。多方聯動聚合力。建立“政企社”三方協同機制,定期組織企業、培訓機構召開供需對接會,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形成“訂單一培訓一就業”全鏈條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