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采取精準清查核家底、推行智慧監管、完善規章制度等措施,全面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有力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商南縣印發《關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薄弱村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過“賬內+賬外”“實地+系統”雙結合方式,重點核查土地、林地、經營性資產等權屬不清、賬實不符問題,推動“三資”管理不斷走向規范化。積極運用紀檢監察監督和群眾監督的手段,督促各村(社區)對口頭合同、資源合同、小組合同、扶貧合同等4類合同進行重點清收,確保應收盡收,縣級專班建立資產資源數量與合同清收數量對照臺賬,主要把握村均合同數、畝均合同數等關鍵指標,實行橫向對比,衡量各鎮(街道)工作進度、考量清理成效。堅持依法、民主、公開原則,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工作,嚴肅查處發現問題。堅持依靠群眾開展清理整治工作,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議定,全程接受群眾監督,防止出現粗枝大葉走形式、走過場,借整改“漂白”合同等現象。截至目前,共清查集體經營性資產5.31億元,清理集體經濟合同7494份5.56億元,兌現村集體和群眾分紅732.17萬元、惠及農戶6832戶;打造縣級“三資”管理標桿村5個、鎮級“三資”管理標桿村13個,全縣村集體經濟增長13%左右。
商南縣依托“陜農經”平臺,對村集體“三資”信息實行集中錄入、統一管理和實時更新,實現資金線上審批和支付,對資金異常流動、大額資金支出等情況進行實時預警,確保每一筆資金流向清晰可查。截至目前,培訓鎮村業務干部7場次260余人次,錄入集體經濟合同、記賬憑證、資產資源信息等18659份;119個村開通“銀農直聯”業務,支付624筆金額2618萬元。
商南縣制定出臺《農村集體“三資”一賬三冊一平臺管理辦法》等6項制度,通過信訪提級辦理、監督提級組織、案件提級審理等措施,推動“三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有序。實行縣級提級審查,協調司法、審計、發改、自然資源等部門,依據現行法律、法規、政策要求,細化判定標準,制定簡單管用、操作性強的審核要點,重點對合同效力、期限、價款、履約情況等進行審查,嚴查陰陽合同、超期合同、虛假合同和口頭合同,確保問題能發現。建立問題移交處置機制,對合法合規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整改;對合理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協商研判解決。對已經發現問題、但多次整改仍然整改不到位的,實行問題線索移交,涉黨員干部違紀違規問題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涉地違規違法問題向自然資源等部門移交,涉法涉訴問題向司法部門移交,確保問題有效處置。建立“雙審雙簽雙附”機制,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虛假合同、陰陽合同、低價合同等,預防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發生。截至目前,登記核查集體經營性資產773宗,收回土地1116畝、資產19.5萬元,追繳合同欠款350.1萬元,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5.2%、農收增速6.7%。